氫能發展策略明公布  議員指成本高 交通工具選用情況迥異

2024年06月16日 10:5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年內推出氫能洗街車。
香港發展新能源落後,政府將於明日(17日)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更計劃在今年內推出氫能洗街車。有議員指由於零排放的綠氫在全球未算成熟和普及,成本較灰氫高幾倍,故政府必須及早部署,不能空等成本降,另有議員指其他交通工具會否選用,亦要視乎成本效益。
有關發展策略將就加氫設施、氫能發電設備等提出安全指引,由於氫能是易燃氣體,預計儲存和運輸方面,都需要相應修改《氣體安全條例》,區分氫能與炸藥等其他危險品。
截至今年3月,政府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原則上同意14個氫能試驗項目,已開展項目包括城巴在西九龍車廠設加氫設施和試驗氫能巴士、中華煤氣在大埔煤氣廠設置供氫設施等。計劃今年內啟用或試驗項目,則包括3輛洗街車、中石化在元朗凹頭設公眾加氫站,以及港鐵的氫能源有軌電車等。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指目前本港氫能試驗項目,均是使用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灰氫,仍然有排放,而零排放的綠氫在全球未算成熟和普及,成本亦較灰氫高幾倍,但認同政府要提前部署,日後才能增加可再生能源選項。他指香港很難生產能源,所以在上游方面我們要視乎全世界的先進科技發展,故香港要集中下游準備,包括技術應用,不希望只是空等,待上游能源成本降低,和真正做到清潔,下游就可隨時配合。
對於交通工具會否普及使用新能源,議員田北辰指氫能對不同交通工具營辦商,吸引力有所不同,以巴士為例,城巴氫能巴士已投入服務,但氫巴成本高昂,同時電動車電池發展迅速,九巴就積極引入電動巴士,最終兩者的普及程度,要視乎氫和電在研發和改善性能速度上哪個較為優勝‧。
他指港鐵發展氫能輕鐵,可以不再依賴架空電纜,優勢就相對明顯,又指港鐵相關測試項目,在屯門建安站加設的低地台月台,已經大致完工,而鐵路事故主要有3個成因,包括供電系統、訊號系統或硬件出事,使用氫能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風險。
他指港鐵亦有興趣長遠在重鐵試驗使用氫能,但現時氫能駕駛工具不能過隧道,需要修例,相信如果氫能輕鐵試驗成功,政府下一步都會考慮。
曾任職港鐵的張欣宇就認為港鐵單是試驗氫能輕鐵,已要解決不少技術問題,包括為加氫系統設朝行晚拆的安全裝置,相信要時間研究,或要修例拆牆鬆綁,而重鐵與輕鐵對能源要求不同,氫能是否「夠力」推動重鐵,目前是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