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討論更新版公務員守則 議員關注如何檢驗培訓效果等 

2024年06月17日 16: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於今年6月7日頒布更新版守則。
政府在2023年12月13日發出更新版《公務員守則》諮詢稿,並於今年6月7日以公務員事務局通告的形式頒布更新版守則,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今(17日)討論更新版守則,有議員詢問如何檢驗公務員的培訓效果,又對公務員發表的意見,是否令人聯想公職身份的準則存疑。
政府表示發表更新版守則後,徵詢了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以及公務員敍用委員會的意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亦會見了職方代表,諮詢期已在2024年1月19日結束,大部分意見均支持更新《守則》,而政府因應《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2024年3月23日刊憲生效,將有關的部分在更新版《守則》中加以闡述。為回應部分公務員對更新版《守則》的疑問,政府指擬備了一些「常見問答」,例如更新版《守則》的適用範圍、以公職或私人身份發表言論和參與活動的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工會成員為公務員爭取薪酬福利的事宜等。
守則指出公務員以個人身份發表意見或進行活動時,不論該意見或活動是否與其公職有關,須避免令人誤把他們的意見視為官方立場,又或誤以為政府容忍或支持他們的活動,而公務員經常面對市民大眾,其個人行為操守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其公職,因而或多或少受到公眾監察,所以公務員須時刻謹慎。
議員周小松關注如公務員以個人身份批評政府,會被人聯想起公職身份,政府有何準則去判斷那個人的言論,會引起聯想相關身份。又指如果造成對政府禁聲的情況,相信對政府管治不是好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並非和公務員、勞工政策無關的政策,如打正旗號以公務員工會身份批評,「可能有一啲問題」,但相信同時能拿捏分寸,至於如何判定是否令人聯想公職身份,她指要同事自己拿捏,較高級的人士要更小心,如廣為人熟悉,容易令人聯想該人公職。
議員蘇長榮詢問會否採用考試方式檢驗培訓效果,楊何蓓茵則指培訓為心態培養、個人品格和態度,因此很難用考試的方式,但會用日常表現評核。另外,楊何蓓茵表示如公務員真正面對國安風險,但表現不佳,是「好嚴重嘅事情」,會「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