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簽CEPA協議20年 惟成效存疑

2024年06月18日 18: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表示簽署CEPA已經20年,但仍然存在「大門開小門不開」的情況。
政府希望推動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今(18日)討論有關事宜,有議員表示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已經20年,但仍然存在「大門開小門不開」的情況,內地市場「睇得住摸不著」,當局則指會不斷檢視進一步優化CEPA條文。
目前,香港已與20個經濟體簽訂了8份自貿協定,包括中國內地;新西蘭;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成員國;澳洲等地,而所有自貿協定均已生效。在2023年,香港與20個自貿協定伙伴的貨物貿易額佔香港貨物貿易總額約65%。
政府指香港一直積極尋求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2023年,香港與15個RCEP成員的雙邊貨物貿易總額達7,825億美元,佔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約70%,而RCEP成員亦是香港向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佔2022年香港向外直接投資總額67%。政府指據理解,RCEP成員現時就加入程序的討論仍在進行中,但尚未有定案,政府指將繼續利用不同平台,在不同層面積極游說各RCEP成員,以爭取香港盡早加入RCEP。
針對坊間有傳聞成員國就經濟以外的原因阻止香港加入,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指RCEP協定專注在經貿合作,例如如何消除貿易的壁壘、加強合作等,很少談論經濟以外的因素,故相信所有成員國會因應真正的經濟考慮及區域合作,「實事求是」處理申請。
議員洪雯指簽署CEPA已經20年,但仍然存在「大門開小門不開」的情況,例如香港企業在很多地方被視為境外投資者、營運領域受限制、港人不能以香港身份登記某類型公司、專業人士不能在內地獨立執業,而內地市場「睇得住摸不著」,例如直播市場。陳百里回應指內地對香港服務業已經大幅度開放,會不斷檢視進一步優化CEPA條文,而政府正推動電商合作,並和內地很多電商平台討論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