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優化西沙路項目基建 擴闊道路改善排水排污

2024年06月19日 16: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擴闊後的西沙路轉為4線行車。(陳德賢攝)
西沙路大型綜合項目是新鴻基地產自2018年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並開始發展的超大型住宅項目。但由於當地排污系統不成熟、車路狹窄等,發展商近年優化了該區基建和設施,包括擴闊道路由2線行車改為4線行車、改善排水排污系統、興建社區設施大樓等,耗資數十億港元。有關工程相信有助惠及十四鄉近萬名居民以及未來項目入伙後新增的3至4萬名居民。大埔區議員、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執行委員李華光表示,以往該區村屋要依賴化糞池,道路下大雨又會水浸,現時工程完成後情況有所改善,方便居民。
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張展鴻表示,項目牽涉附近多條村,且車路較窄,有需要擴闊一段約1.5公里的西沙路,並優化交通單車行人設施,興建了3條附設升降機的行人天橋;又建造了長約2.1公里的排水設施;提升排污系統,興建3.9公里長的污水渠及泵房;興建社區設施大樓等。
新地工程管理部高級策劃經理阮學倫則補充指,15萬平方呎的社區設施將會在設有安老院舍、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等,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完工,之後將各項社福設施交予政府管理。
張展鴻表示,現時大部分改善工程項目已完成,排污工程已交由政府驗收,4線行車道亦已投入服務。新地發言人指出,預計住宅項目會在今年第3至4季開始賣樓,9,700多伙住宅將會在2026年分階段落成及入伙。
大埔區議員、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主席李耀斌表示,以往十四鄉一帶村屋居民多依賴化糞池,惟村屋密集化糞池系統難以負荷,也不能直接將污水沖到吐露港,容易造成水質污染,日後有排污系統可方便居民改善生活。他又稱,以往在泥涌一帶的水浸情況嚴重,形容下雨時「不可行車、只可行船」,經改善後在數天前經歷1日3次黃雨亦沒有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