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社会对白蚀症多有误解 有患者表示因病情绪受困

2024年06月20日 16:27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白蚀症(白癜风)是一种慢性皮肤症状,不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伤。(黄仲民摄)
白蚀症(白癜风)是一种慢性皮肤症状,虽不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伤,但会对患者精神健康带来不小伤害。“告白会”今日(20日)发布一项针对白蚀症的调查报告显示,许多患者对自身所患的疾病不甚了解,也不清楚如何治疗。有患者表示,初期以为只是皮肤敏感,不料之后蔓延全身,也遭受不少旁人异样眼光。医生表示,白蚀症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并不会传染。
香港医护联盟注册社工黄敏儿表示,是次调查访问了约300名市民,有近45%受访者表示不清楚白蚀症有无遗传性,49.6%的受访者也表示并不知道白蚀症有无有效的医治方法,还有55.7%的受访者不知道白蚀症患病时间愈长会否愈难治疗。此外,黄敏儿指出,关于白蚀症,受访者都偏向认知模糊,不知道相关的知识也不清楚治疗方法。黄敏儿表示,透过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都对白蚀症一知半解。
养和医院皮肤科主任皮肤及性病科专科医生陈俊彦表示,白蚀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即身体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黑色素细胞,导致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出现白斑。即便白蚀症往往不会危及生命,但容易导致患者自卑和负面心理影响;同时他表示白蚀症不具备传染性,仅是在白蚀症斑点下存在不受控制的炎症。陈俊彦还指,目前全球范围内白蚀症的发病率为0.5%至2%,当中过半患者会在20岁前发病,而香港的发病率约为0.5%至1%,约有4万人患有白蚀症。
陈俊彦还表示,白蚀症容易给患者带来抑鬱症、情绪障碍、适应障碍甚至自杀倾向,导致患者生活品质下降。陈俊彦续指,当前白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多种,外用皮质类固醇、光疗治疗、内用皮质类固醇和一些移植及脱色疗法。不过目前白蚀症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手段普遍满意度较差,患者会更倾向于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无论疗效如何。而且当前的的治疗方法缺乏靶向性,会导致效果不理想和有潜在不良反应。
患者吴女士表示,自己的发病始于去年年初,起初以为仅是皮肤敏感,但后来蔓延全身且十分显眼。吴女士称,发病后时常遭到异样的目光,人们会刻意和她保持距离,担心会被传染。她表示起初十分难以接受甚至一度想过自杀,但好在她在家人及朋友的鼓励下逐渐走出阴霾,正视自己的疾病。在治疗方面,起初吴女士被医生建议使用类固醇药物,但由于其患有青光眼不适合用药,其后也尝试了中医治疗用过中药膏,但由于效果不理想且有副作用便停止用药。吴女士还表示,如果有新的且安全的药物也会十分乐意尝试,希望能重新回到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