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委會通過撥款約6200萬 加裝實時交通燈調節系統

2024年06月21日 18:5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全港50個路口將安裝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
為實現智慧城市的目標,運輸署打算推行實時交通燈0號調節系統,以及將第5代車輛牌照及駕駛執照綜合資料電腦系統提升至第6代、並更換其老化的數據庫,相關的撥款建議今日(21日)雖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但有議員明言反對署方的實時交通計劃,指有關的智能系統並非最新版本,且安裝的50個路口不是繁忙路段,且顧問費用高昂,質疑物非所值。署方指系統須要有空餘綠燈時間調撥才有效,顧問費則包括地下管道的勘測,臨時交通安排等,政府會盡量減低開支。
運輸署是打算開立一筆為數約6200萬元的新承擔額,在全港50個合適的路口進行獨立交通燈號控制及安裝感應器及附屬設備。議員陳克勤指現時東涌正進行聯動式試驗,為何署方不待聯動式的試驗結果,繼而與獨立式比較?他有關係統,平均每個路口需110萬元,當2027年開始安裝之時,今日選用的科技屆時會否變得落伍,甚或系統價格才有所下調?他又質疑系統所使用的溫度探測、雷達或紅外線手段,在下雨或暑熱天時能否發揮想像中的效用。
對於署方選定的50個路口,議員楊永杰指俱是車流量不高的地方,然而車流量不高的話,又何需智慧調節呢?靠人去調節豈不省事。況且行人過路時,在燈位前按掣也是一種調節。他質疑署方何不到較繁忙的路段試驗?形容有關係統是大材少用。議員陳凱欣亦指50個路口交通流量低,其中大埔道和赫德傑道交界的交通燈位好多猴子出沒,質疑系統能否分辯。
議員尚海龍表示,有關智能系統只屬1.0版本,內地城市如杭州早於2016年已開始使用,現時已進化成3至4個版本。香港採取舊版本,並不值得。加上當今的發展方向是一網統管,若採用獨立式系統,擔心不利將來的聯網,況且781萬的顧問費用太高,呼籲政府應重新考慮。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回覆指,今次申請撥款是獨立的燈控路口,署方不會等待聯動式的試驗結果,當聯動式節試點做好之後,會再到議員商討撥款要求。有關電腦系統將購置最新科技,且具有兼容性,以容納將來的新技術。系統可辨識猴子或撐雨傘的路人,但人工智能需時學習。至於揀選的路口不是繁忙路段,他解釋系統需有空餘綠燈時間調撥才有效。路人按掣的確是一種調節,然而車輛做不到,亦不可能24小時有人監察車輛狀況,而系統優勝之處,是自動判斷交通流量而作出適當調節。而顧問費是包括地下管道的勘測、臨時交通安排、適合的採購策略,以及駐地盤工程的費用,政府會盡量減低開支,他說運輸署同事曾到杭州探訪,認為燈號的實時管控最有效率,會留意對方值得學習的地方。
運輸署助理署長何偉基解釋,無論聯動或獨立式配置,探測器都使用類似款式,只要更新台後系統,就可以變成聯動或獨立。因此投放的資源不會浪費。探測器效能,在東涌的試驗顯示,不同的天氣下都正常運作,故有信心使用。
至於運輸署把車輛牌照及駕駛執照綜合資料電腦系統由第5代提升至第6代,則涉及超過3億元的新承擔額,議員陳紹雄指系統一旦故障,對市民影響好大。因新舊系統交接存在風險,詢問署有否考慮新舊系統順利銜接問題,建議讓新舊系統並行一段時間,或新系統投入運作,但舊系統亦同時待命,萬一出現狀況亦可切換回舊系統。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表示,新系統投入服務前會進行一系列測試和安全評估。然而礙於數據庫的資料同步問題,新舊兩個系統一齊運行未必做得到,不過署方會保留舊系統,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