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特約:東呼踢爆假難民 套現食物卡圖利

2024年06月22日 19: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再有南亞假難民偷渡入境,更被揭背後與人蛇集團、黑幫有關,假難民打劫、販毒、偷車,乃不折不扣的治安毒瘤,甚至財政毒瘤。《東呼即應》接獲觀眾反映,懷疑有南亞人利用「電子食物卡」獲取食物後轉售圖利,《東呼》派員連日直擊,驚見假難民「上倉」般將包裝米堆滿貨車,過程中更疑有人帶記者遊花園,又使出金蟬脫殼,棄車而逃。
有讀者向《東呼》報料,指在長沙灣一間超市購物時看到數名南亞裔人士,其中一名女士好像用綠色難民食物卡買食物,但很奇怪,他們分開數次購買,但都是買相同東西,付費後更有兩名南亞裔男士搬貨品上貨車,亦已經不是第一次遇見,故懷疑他們是轉賣圖利。
《東呼》攝製隊連續多日到這間超市實地觀察,在5月16日傍晚6時半左右,於超市內發現兩名南亞裔男子,分別從貨架拿取袋裝米、即食麵及橙汁等,當他們走到收銀機時,南亞裔男子展示食物卡,並在帳單上簽名。差不多同一時間,攝製隊發現有疑似假難民同黨的貨車在超市門外守候,南亞裔男子更將一籃接一籃的貨品,從超市搬到門外接應車輛,目測貨車尾箱堆滿了數十包米,就連車廂內的座位亦放滿食物。
貨車之後駛離超市,轉到區內一個商場,有人將車上袋裝米等貨物搬到走廊,突然間貨車司機似乎察覺行藏敗露,出其不意忽然開車駛離現場,記者見狀立即開車緊隨,但貨車故意兜路「遊花園」,最終貨車駛進葵涌某停車場,車內一干人等利用對上址環境的熟悉,以及記者車輛需要拍卡進入停車場,趁機棄車而逃,避過了記者的貼身追擊。
雖然無法「人贓」並獲,但港府慷納稅人之慨,結果造就假難民又食又拎乃不爭事實,市民對於當局「寧贈南亞幫」,也不肯謝絕假難民亦頗有意見。市民黃先生不滿,食物卡是給假難民換取食物,他們就拿去變賣;郭先生認為轉售圖利這種事當然不正確;石先生批評這是很自私的行為。
涉事超市公共關係部回覆指,在調查當中,發現個别員工違反相關服務守則,已與涉事員工終止僱傭合約,同時已通報社會福利署有關個案的處理。
社署回覆指,聲請人只可到食物承辦商的商店提取食物自用,其中並不包括香煙和酒精類飲品等,亦不得兌換現金及不可轉讓他人。過去一年合共20名聲請人因涉嫌違規,而被停止發放電子代幣,政府與承辦商會繼續密切監察情況,並持續優化相關措施防止濫用情況,若事件牽涉刑事成分,將會轉介執法部門跟進調查。
至於發放電子食物卡的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則回覆指,為加強打擊濫用電子代幣的情況,自今年2月起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將較易轉售的食品類別,例如米及飲品,增設購買金額上限,以防止聲請人大量購買同類食物套現。
議員陳穎欣表示,目前香港有超過1萬名免遣返聲請者,有不少在香港作奸犯科、擾亂治安,被揭發把發放的電子食物卡再轉售圖利,變相將港府公帑淪為他們搵外快的工具,這方面是絕對不能接受,過去也在議會提出質詢,人道支援顯然已變成他們的賺錢渠道。
在執法力度和成效方面,陳指經過兩年的檢驗,看到仍然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認為當局應避免再使用電子食物卡,反而改為讓有需要的難民聲請者到指定非政府組織領取實質食物,防止他們使用食物卡去轉售圖利。她強調,政府一定要高調執法,加大把關力度,不要再在這問題上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