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半年至少7宗事故 環境局擬訂懲罰機制

2024年06月23日 15: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電半年內發生多宗電力事故。
中電今年短短半年內發生至少7宗電力事故,1月、3月及本月分別有兩宗、4月亦有1宗,牽涉到九龍、新界多個地區,引致多人困𨋢。環境及生態局因此早前向中電提出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罰方案,當時中電指正考慮有關建議。
踏入2024年,中電青衣牙鷹洲街變電站在元旦(1月1日)便有設備發生故障,雖沒有中斷電力供應,但引致短暫電壓驟降,附近電力用戶出現燈光轉暗或閃爍情況,多個升降機因啟動保護裝置而暫停運作,引致多人困𨋢。不足一周,青衣長安邨安湄樓的一條11千伏地下電纜的接駁位在(1月7日)故障,導致安湄樓於上午停電,影響約388個用戶,中電隨後於上午約11時恢復供電,當晚約7時才完成修復電纜。
而在3月19日元朗凹頭導引線下垂事故,當時承辦商正為元朗40萬伏特供電系統更換架空電纜,令附近68個客戶電力供應受影響;3月30日中電連接元朗至荔枝角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短暫電壓驟降,疑架空電塔受元朗十八鄉的山火影響,九龍、新界多區居民受影響,同樣引致困𨋢。事隔剛好一周,九龍、新界部分地區在4月6日再發生供電事故,中電於屯門的40萬伏特供電系統錄得短暫電壓驟降,懷疑與發生在龍鼓灘發電廠內的設備故障有關,引致事件。
短期發生的電力事故則在本月12日晚上約8時,黃大仙區內有1.1萬伏特地下電纜發生故障,引致電力供應中斷,影響約2,250名客戶。計及今日(23日)凌晨於連接元朗至深圳的40萬伏特架空供電系統發生的電壓驟降事故,中電今年首半年發生至少7宗電力事故。
鑑於中電近期頻繁電壓驟降事故,引致相當數目的升降機被困事件,以及社會各界有意見認為中電應就電壓驟降事故承擔責任,環境及生態局上月向中電提出,應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罰方案,以納入現行與中電的《管制計劃協議》的懲罰機制,並引述中電當時指仍在考慮有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