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斥盛事年表老土 如30年前科技 上半年盛事輸波

2024年06月23日 15: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指上半年盛事「輸緊波」。
政府希望推動盛事經濟,並制訂盛事年表,但有議員斥年表「老土」,認為是「30年前嘅科技」,只列出項目名稱及類型,但活動內容欠奉,更有議員指香港上半年的盛事是「輸緊波」,而演唱會經濟也是落後於澳門,稱香港不應「肥水流別人田」。
議員容海恩今日(23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需要做好盛事定位和宣傳,並串聯業界,又指政府需要訂立KPI(關鍵績效指標),思考盛事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而旅發局應該要有頂層設計、主動出擊,政府要有牽頭作用,沒有理由「有藉口」指不知道盛事的舉辦。
另一議員何敬康也指無人機表演的宣傳不夠廣泛,政府雖然表示是私人商業活動不會參與宣傳,但他並不同意此說法,因政府已經將資訊納入盛事表,並希望透過活動帶動經濟,因此政府需要負上宣傳責任,酒店業界也認為政府可以早點和他們溝通。
何又指盛事基金的申請範圍並不包括演唱會,但他指演唱會是盛事重要的一環,而澳門也是藉此吸引人氣,他直言「幾好笑」,因澳門的演唱會經濟由香港提供,如觀眾、樂手等等,質疑為何「肥水要流別人田」。
針對盛事年表,容直言「老土」,認為是「30年前科技」,因列表只是非常簡單的附表,僅有活動舉辦的年份和月份,就連日期也沒有,另外,只列出項目名稱及類型,以及由哪個機稱主辦或協辦等,惟活動內容卻欠奉,就連最具吸引力的焦點簡介亦沒有提供。
在上半年的盛事中,兩人均指美斯事件印象「深刻且負面」,何指上半年盛事其實是「輸緊波」,認為下半年需要追和,建議政府可到旅遊App宣傳,並構建人工智能旅遊資源,容指小紅書介紹窮遊,但「我哋冇需要墮入人哋嘅模式」,而香港需要大型新數據庫,建立旅遊大數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