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小组通过东九运输系统勘测拨款 议员促引入票价调整机制

2024年06月24日 10:33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政府冀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可于2033年前落成。
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今早(24日)通过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2.62亿港元的拨款申请,以展开勘查和设计及相关工地勘测工程,稍后提交财务委员会审议。有议员关注票价问题,认为需引入与通胀挂鈎的票价调整方程式,亦有议员指该系统项目不适合以“铁路加物业”模式发展。
东九龙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全长约7公里,当中包括约6公里高架桥及约一公里隧道,设有8个车站,包括彩虹东、彩云、顺利、顺安、秀茂坪、宝达、马游塘及油塘东,并将连接港铁油塘站。当局期望下半年会邀请供应商及营运商提交意向书,争取2026年就工程招标,2027年动工,于2033年或之前落成。
路政署署长邱国鼎在小组委员会会议上指目前已接触比亚迪、中国中车及中国新能源等多间公司,不少公司初步有兴趣入标,又指项目将由日后中标的营运商负责建造,愈快完成工程,运输系统便可愈快投入服务,对营运商现金流有好处,期望有关安排可作为诱因,加快工程进度。
交通费是市民的沉重负担,议员田北辰关注票价会否在当局考虑标书时,占相当比重,又举例指若最终由港铁单独入标,应提供转乘铁路优惠,甚至参考港铁接驳巴士,提供免费服务,又认为需要引入与通胀挂鈎的票价调整方程式。
针对上述问题,当局指会引入票价调整机制,并在下半年的意向调查中,了解营运商对机制的看法。
在走线方面,议员邓家彪指运输系统应以照顾最多居民为大前提,目前拟议建造的隧道,会经过蓝田北,希望在碧云道一带设站,方便附近居民。他担心若“铁路加物业”模式不能适用于今次项目,建造费用亦须经立法会拨款,或影响工程进度。
另一议员林筱鲁认为本港房地产市场正经历较大变化,未来“铁路加物业”模式在财政上未必可行。邱国鼎指,初步认为可用“铁路加物业”模式,不同公司提供的技术涉及不同成本,会研究相关的财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