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遣反聲請積壓7000個案 司法機構指每年有增無減

2024年06月24日 18:5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現時法庭積壓7,000免遣反聲請個案。
去年法庭年已處理案件的總數約為527,000宗,較2022年及2019年疫情前分別高9%及4%。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會議今(24日)討論法庭輪候時間,有議員指案件審訊不夠快,指自己最近旁聽發現2015年的民生訴訟到2024年仍然在審理。針對免遣返聲請,當局指目前約7,000個案積壓,而個案每年增加並沒有回落,因此法庭一直在追差距。
政府文件顯示,原訟庭的總案件量由2022年的16,615宗上升18%至2023年的19,667宗,2019年反修例事件相關的案件/國家安全相關案件由2022年的223宗上升1倍至2023年的446宗。原訟庭於2023年完成處理301宗刑事案件及14,055宗民事案件。源自裁判法院的上訴案件平均輪候時間從2023年的208天縮短至2024年3月底的123天。
區院的總案件量則從2022年的22,570宗上升至2023年的26,157宗。區院於2023年已處理1,136宗刑事案件及17,792宗民事案件。截至2024年3月底,區院刑事案件的平均輪候時間仍未達標,但從2023年高峰時的442日改善到416日。而截至2024年4月底,由區院負責處理的共368宗反修例刑事案件中,90%已經結案,有32宗已排期在2024年年底和2025年上半年審訊。
裁判法院的總案件量2023年達到386,776宗,並已處理390,020宗案件,較2022年及2019年分別增加6%及13%。
針對縮短輪後時間的措施方面,自2020年1月起,司法機構作出38項司法任命,包括三名原訟庭法官、10名區域法院法官及25名常任裁判官,而截至2024年5月底,共有456名法庭使用者已登記使用「綜合系統」的帳戶,透過「綜合系統」提起的新案約有266,800宗,佔同期相關新案總數約51%。
針對免遣返聲請,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指目前有約7,000個案積壓,而個案每年增加並沒有回落,因此法庭一直在追差距。她又指目前正在尋找暫委法官加入成為專責法官,以加快審議原訟庭個案,並會簡化司法覆核許可的流程。
議員江玉歡認為案件審訊不夠快,指自己最近旁聽發現2015年的民生訴訟到2024年仍然在審理,她又指大部分離婚訴訟需要處理8至9個月,有爭議的案件甚至到2至3年,而能否獲得臨時贍養費、探視權對父母很大影響,詢問家事法庭的成效如何;她又指小額錢債和勞資審裁處案件數量增加很大,詢問當前人手和效率是否足夠
梁悅賢回應稱,家事程序條例草案通過後,實行聆案官制度,但目前一直在進行優化,而現在有9成多的個案判案書在6個月內發下,她又指小額錢債審裁處問題不大,大部分無經審訊已經解決,即時開審也在數十日內解決,而勞資審裁處已經調撥人手,因此人手沒有很大問題。
圖說
法庭在2023年已處理案件的總數約為52700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