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新田科技城至少違5保育方針 團體促城規會勿草率通過

2024年06月26日 14: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城規會將於本周五(28日)討論新田科技城填塘和發展草圖,10個粵港澳環保團體聯合表示,科技城涉違至少5項國家和大灣區生態保育方針,威脅大灣區內僅餘完整及相連的濕地。廣州環團稱港府與內地協定需保護跨境濕地,質疑在濕地保育區大興土木變相「毀約」。澳門環團則指路氹城近年發展度假村後,附近濕地的黑臉琵鷺銳減一半,形容雀鳥如人一樣,「即使是5星級酒店,但建在堆填區內,旅客都未必會前往」。團體亦致函城規會,促委員勿草率通過發展草圖,減少減填塘面積,並確保先修復魚塘濕地,再發展科技城,避免國際級濕地遭不可逆轉的破壞。
新田科技城位於后海灣,將佔用150公頃濕地保育區,逾205種鳥類會在該區覓食和棲息,包括19種全球瀕危物種,原本的規劃不准新發展,相當於內地的「生態保護紅線」。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主管陸先生指,科技城位處深港兩地的跨境區域,受港府有份簽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網要》中跨境保護濕地的條文所涵蓋,又稱港府發展國際級濕地明顯不符國家的保育方針,甚至有違國家《濕地保護法》的要求。陸續指,大灣區近年發展已「生態優先」,舉例深圳北鐵路廠時一度計劃在郊野公園中興建,但在500人反對下修改計劃,改在較不損害生態的位置設立。
澳門生態股長始創人關學然指,澳門黑臉琵鷺主要棲息地的路氹城生態保護區近年被度假村、輕軌近距離包圍。相關地盤動工令鳥類飛行被擋,及噪音、空氣及光污染一年後,該區黑臉琵鷺在急挫一半。整體澳門今年黑臉琵鷺僅得13隻的史新低,較5年前縮75%。關續指,濕地鄰近發展的規模對濕地的損害不可逆轉,而新田科技城發展密度甚高,促港府借鑑,避免重蹈澳門失敗的濕地保育覆轍。
對於坊間質疑深圳沿海已都會化,為何本港不能發展北部都會區,香港觀鳥會高級保育主任黃雪媚指,30年前深圳的發展令后海灣損失逾千公頃濕地,港府才正視並制訂「防患未然」的原則保育魚塘,確保沒有濕地減少。她續指時代已轉變,港府不應再「先發展、後保育」,發展應遷就生態,而非發展後再作補償。
發展局回覆《東網》指,港府已一直與內地有關部門密切溝通,其中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今年初已就確保新田科技城項目不會改變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溝通。局方又指,新田科技城並沒有與該濕地範圍重疊,實施緩解措施後亦不會改變該濕地的生態特性,而建議設立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反能提升現有濕地生態價值,更有利候鳥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