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8至9成轉用替代餐具 謝展寰稱社會已形成走塑文化

2024年07月01日 11:3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約9成餐飲商舖已轉用非塑膠替代餐具。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政策由今年4月22日起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1日)撰寫網誌,回顧過去兩年的工作,他指「走塑」政策的適應期至今剛過兩個月,餐飲業已有約8至9成轉用非塑膠替代餐具,認為新的「走塑」文化已在社會慢慢形成。他又表示,今年首半年「綠在區區」收集的回收物,相比去年上升約6成;整體廚餘回收總量亦大幅增加。
謝展寰表示,環保署人員分別巡查了逾1.75萬間食肆、1.35萬間零售店和1,300間酒店及賓館,而最近一星期的巡查結果顯示,餐飲業大部分已轉用替代品餐具,而不提供外賣餐具的食肆約佔兩成,連鎖食肆亦表示約8成顧客不需要外賣餐具。至於零售和酒店業,環保署巡查顯示,符合新法例要求的比例已達95%,謝認為新的「走塑」文化已在社會慢慢形成。
對於垃圾徵費未能如期實施,他說過去幾個月宣傳和準備工作,成功喚醒社會對減廢和回收的關注,是過去多年從未達到的。另外他向傳媒指,對未能實施垃圾徵費感「心情複雜」及「不開心」,形容港府推動減廢回收已到「樽頸位」,理應透過收費進一步推動減廢,但未斷言明年會重推徵費,僅指會不時評核社會接受程度再決定。
謝又指到,近期的廚餘回收總量增加,以5月的家居廚餘回收量為例,是去年平均數的8倍。環保署亦已提早兩個月,在6月底完成在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未來一年會增加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的智能廚餘回收桶的數目一倍,並設立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以及在約100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回收點。而「綠在區區」已在去年中開始陸續在50個公共屋邨設立小型「回收便利點」,預計全港公共收集點的數目將在未來一年增加至800個。
環評程序方面,條例修訂後,環保署已批准了共10份環評報告,主要涉及道路和基建項目,這些項目的環評程序需時約15至24個月,平均每個項目約19.7個月。他又舉例指,較大型的「十一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工程項目,整個環評程序時間比原先預期縮減近半,並在18個月內完成及發出環境許可證,當中法定公眾查閱期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