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錄99宗食肉菌 日本死亡率達30% 專家籲市民警惕

2024年07月03日 13:5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俗稱食肉菌的侵入性甲型鏈球菌疫情在日本蔓延,迄今感染個案已逾千宗。該症亦在香港社區為患,今年首5個月,香港已錄得99宗食肉菌感染個案,由於該症在日本的死亡率高達30%。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日(3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新冠疫情後各種傳染病均升溫,呼籲公眾保持警惕。
何栢良表示,近年本港甲型鏈球菌感染個案數字呈現周期性波動,新冠疫情前每年的個案數約為1,500至2,000宗,疫情期間因實施防疫措施而顯著下降,但隨着社交活動恢復和防護措施放寬,各種傳染病的案例數量也再次上升,包括甲型鏈球菌感染。而甲型鏈球菌有超過250個品種,且會出現周期性的轉變或變異,不同品種的菌株進入地區後傳播,令感染個案上升,造成病毒爆發。
甲型鏈球菌引起的猩紅熱為本港法定須呈報傳染病,主要影響兒童,症狀包括皮膚紅疹、舌頭表面或會出現如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何栢良表示,本港過去幾年猩紅熱個案的通報數量與目前相當,顯示該病毒具有季節性。
何栢良指,及早就醫並進行快測,有助醫生作出準確評估,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減少感染風險。他續指,快測可於幾分鐘內得到結果,需在喉嚨發炎的黏膜上提取樣本,可在醫生指導下或個人進行採樣,但自行採樣需手機或鏡子等輔助,且試紙伸入喉嚨時容易有反射作用,特別於某些情況,例如兒童喉嚨發炎時,可能需要醫生協助。
何栢良又呼籲,公眾在面對各種傳染病風險時應保持警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並建議前往日本旅遊的市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應戴口罩,以防飛沫傳播,並注意傷口衞生及消毒,尤其喉嚨不適或有傷口的人士、老年人及長期病患者。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網頁顯示,甲類鏈球菌可透過飛沫、接觸患者皮瘡或觸摸受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傳播,絕大多數感染症狀輕微,少數情況下會引致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例如壞死性筋膜炎、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和腦膜炎,長者及幼童、長期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人士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