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輪申報收回1800公屋 在港持物業 政府指視乎價值酌情處理

2024年07月28日 13: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公共房屋嚴重短缺。在打擊濫用方面,當局首批8.8萬宗申報中,主動交回房屋有近1,000宗,而下一批25萬宗申報中,截至目前有1,800宗主動交回房屋,在2022至23年因扣分收到2200個單位,2023至24年因申報及扣分收回2,800個單位,合共5,000個單位。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28日)在電台節目中,被問及打擊濫用公屋情況其中的難點時,她指最重要需細心查看申報及調查資產機制的每個步驟,當申報者選填沒有在港持有物業時,房屋局便會與土地註冊處進行查冊。她又指現時首批8.8萬名住戶的申報,若住戶在港持有物業,當局會視乎房屋或土地的用途、大小、與市區距離等進行估價,若價值不高當局會酌情處理,並非一刀切。
她續指,若被查出持有物業為普通住宅,當局將發出遷出通知書,該戶15日內可以進行上訴,而當局平均處理一宗上訴事件的時間由以往4個月縮短至1.8個月。
首批4,400個簡約公屋,她指在7月15日優先期前已收到逾1萬份申請,目前房屋局正在跟進當中。她指推簡約公屋、過渡性房屋,用地何來最為關鍵,現時適合做住宅的用地均已察看,當局現時規劃起步點為5年,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她希望平均2至3年能夠入住傳統公屋。
她指簡約公屋、過渡性房屋政策令當局在處理劏房時,讓市民有所選擇以致願意搬出,從而令較惡劣的劏房慢慢改善,她形容「需先動了這兩個火車頭,就有空間去看劏房」。她續稱,當局會按部就班針對性聚焦社會上的情況,如工廈劏房,部分甚至涉及僭建,當局會就反饋的情況進行部署。
對於政府推出的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項目流標,她解釋,因環球經濟較多變數,早前初期預測年中利息或有所回落,故設較長的投標時間,而本月19日有接獲一份標書,但該份標書與地政總署的底價有距離,故沒有接納該份標書。
被問及項目中哪些部分有調校空間時,她指需要視乎土地的選擇,如港島區地不大,部分土地還有山坡,較適合中小型發展商;另外部分亦有要求接駁到附近地鐵站,在該條件及經濟環境限制之下具有挑戰,若有其他選擇或規模有所不同。
對於如何避免推其他用地時面對流標情況,她指需細心聆聽市場反應,並會視乎上述元素判斷如何扭鬆些「掣」令項目更具吸引力,令項目推出時能夠因時制宜。
至於公私營房屋比例會否由6:4轉為7:3時,她指置業是很多青年家庭的願望,希望不需時常受到租金升跌影響自己的規劃。她又指近期亦聽到不少有關的聲音,令當局思考公營房屋中的73比是否可以進行調校,7成為租,3成為資助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