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買餸藏殺機 創傷弧菌要識避

2024年08月10日 19: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創傷弧菌可以致命,市民切勿掉以輕心!暑熱當頭,一到假日各個海灘便擠滿了前來游水消暑的市民,在玩沙戲水之餘亦會大過海鮮癮,但這些活動均有可能染上創傷弧菌。根據衞生署數據顯示,自2021年起,截至今年7月24日,本港因創傷弧菌引起的壞死性筋膜炎個案共獲呈報46宗,其中死亡個案有13宗,佔比大約三成。有醫生建議,有傷口的市民去海灘盡量不要落水,從事處理魚蝦蟹類的工作者也要分外小心。
美國早前有一名網紅和女朋友一起進食生蠔後,感染了創傷弧菌,其女友不幸離世,該名網紅亦躺了8天深切治療部,徘徊鬼門關才總算拾回一命。創傷弧菌的感染途徑有兩種,包括吃了含有創傷弧菌的食物,以及經皮膚傷口的接觸,例如被魚、蝦、蟹等刺傷,又或傷口接觸到海水等。
漁業、餐飲業、海鮮業均屬此病的高危群組。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據知曾有行家因一隻中指被魚刺傷,以為沒有甚麼事便自行放膿,但到晚上手指腫得像兩隻那麼大,最後痛得受不了去醫院求診,惟毒素已向手臂擴散,需做手術放毒液出來,後來整手指腐壞,需要切除手指。他解釋指,通常一般鹹水魚的菌量比較少,但淡水魚就一定要小心,因淡水魚的魚潺全都是菌,割傷之後有較高風險。
李建議相關行業的人士,應盡量戴手套劏魚,如果赤手空拳拿把刀就劏魚,被魚鱗或者魚牙割傷了則要小心處理,打破傷風針等;凡是沒有魚鱗的魚也會「比較毒」,大多說的是鹹水魚,例如泥鯭、坑鰜、石頭魚、老虎魚等,這幾類屬最為嚴重。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創傷弧菌可以生存在攝氏20度以上的海水中,例如熱帶和亞熱帶的海域,且在夏天都有機會存活。林又解釋指,創傷弧菌可以有兩個途徑傳染人,包括如果在海水中我們碰巧有傷口,細菌在水中進入了皮膚的傷口,就可以在皮膚傷口裏蔓延發展,引致蜂窩組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此外,進食含有這些細菌的貝殼類動物,例如蝦、蟹等,也有機會令特定的群組,譬如免疫力弱的人士導致入侵性腸胃炎,進而有敗血症。
林指出,一般人在有傷口之後的12小時,就有機會出現病徵,而蜂窩組織炎若在24小時還沒處理,很大機會會入血,若72小時內還不處理,便很大機會有生命危險。林建議,最理想的做法是任何海鮮都要徹底煮熟才進食,就是最安全、最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