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揭多款「環保餐具」難分解 環境局稱自備最好

2024年08月13日 21: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首階段「走塑」逾3個月,大部分食肆已改提供俗稱非塑膠即棄餐具。
《東方日報》今日(13日)頭版報道,木、紙等製造的即棄非塑膠的「環保餐具」在堆肥測試「肥佬」,3個月後幾乎沒分解。環境及生態局今日傍晚在社交平台回應指,塑膠除難以分解,亦會污染海洋,長遠損害人類健康,強調自備可重用餐具最環保,又說「走塑」新法例的適應期才過了3個多月,社會逐漸形成新的「走塑」文化和 「走即棄」習慣。
該局表示,堆填區內不獨塑膠難分解,玻璃、陶瓷和金屬等亦都一樣。管制即棄膠餐具非單因塑膠難以分解,而是這種非天然物質在大自然會污染海洋,並在分解過程產生微塑膠,恐對生態造成大災難,亦影響人類健康,即使聲稱「可降解」的塑膠產品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國際社會都在採取行動「走塑」,聯合國也開始草擬應對塑膠污染的國際條約。
局方強調,「走塑」並不代表可以隨意使用非塑膠替代品,鼓勵社會盡可能自攜外賣餐具,進一步「走即棄」,必要時才使用非塑膠即棄餐具,真正愛護環境。他們續指,「走塑」生效後,有大型連鎖餐飲集團稱有70%至80%顧客走即棄餐具,20%食肆亦已取消提供外賣餐具,形容新的「走塑」文化和 「走即棄」習慣已在社會逐漸形成,希望市民繼續努力,令相關環保習慣在生活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