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时成像培养箱临床功效成疑 中大吁留心体外受精胚胎额外收费

2024年09月04日 18:06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中大医学院发现,“缩时成像培养箱”在活产率和临床怀孕率无显著差异。
香港每6对夫妇就有不育问题,体外受精是最常用的辅助生育方法。中大医学院与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研究首次发现,“缩时成像培养箱”与传统培养方法在活产率和临床怀孕率无显著差异。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助理教授陈耀梁说,虽然缩时成像培养箱是现时体外受精服务的重要设备,但此技术并无提升临床成效,提醒寻求有关服务的夫妇可留意是否因有关服务而产生附加收费。
体外受精需精子与卵子先在实验室中结合培养成胚胎,到了第五天成功培养出优质胚胎后,便将胚胎移植到母体。传统的胚胎培养方法需胚胎学家每天观察胚胎一次,但在观察过程中移动培养箱或会“干扰”胚胎生长,而“缩时成像培养箱”配备内置摄像机,让胚胎学家可重覆观察胚胎生长情况而不受干扰,实现无缝监控。陈耀梁说,尽管“缩时成像培养箱”已普遍应用于体外受精实验室逾10年,其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且因一台设备花费达100万元,这些费用很多时会转嫁到服务使用者。
中大团队和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自2018年6月开展研究,共有1575名接受体外受精服务的妇女参与试验,当中三分一为香港参加者。团队将他们分成三组接受不同的胚胎方式,发现缩时成像培养箱的胚胎存活率为33.7%,而临床怀孕率为42.2%;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标准培养箱的常规培养法的胚胎存活率及临床怀孕率分别为33%和40.9%,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陈耀梁说,结果显示两种培养方法在临床并未显著提高活产率,原因可能与胚胎学家在移动过程中小心减少对胚胎的干扰有关,亦可能是胚胎已足够强壮可承受短暂的移动。
陈续称,两三年前了解到坊间“缩时成像培养箱”服务附加费为几千到一万,提醒寻求有关服务的夫妇可多加留意服务费用,有否因为使用了缩时成像培养箱而额外收费;并建议体外受精服务中心重新考虑资源分配及购买设备的预算,指可投放资源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胚胎活产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响的实验室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