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灣移除4000個蠔排 政府擬下階段劃定養蠔範圍

2024年10月02日 15: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后海灣的蠔類養殖歷史悠久,是蠔種「香港牡蠣」的原生地。
后海灣有不少蠔排,主要集中於白泥至尖鼻咀沿岸的指定範圍內。不過,近年蠔排數目增加,佔用水域超出指定範圍,引致海漂垃圾和航行安全等各種問題。環境及生態局今日(2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截至今年9月中,經移除後蠔排已減少了4,000個,減幅近3成。當局建議,下階段可在后海灣劃出約2,200公頃作蠔類養殖作業,並繼續以單一政府租約批出指定蠔類養殖作業範圍,以達到后海灣未來蠔類養殖活動的有效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政府早前成立后海灣蠔排管理跨部門工作小組,並根據法例逐步移除后海灣約4,000個未獲發標記的蠔排,和與其相連的所有物品。截至今年9月中,工作小組已移除約2,500個蠔排,加上部分蠔排經營者主動移除其蠔排,現有蠔排約1萬個,較2023年凍結調查所得的1.4萬個減少了4,000個。目前尚剩少量蠔排有待清理,工作小組預計於本年內可完成首階段清理行動。
工作小組又指,為令蠔類養殖活動可持續發展,預期新指定範圍內所能容納的蠔排數目,相較現有蠔排數目將會有所縮減,調整營運規模後,現有蠔民可在新的指定範圍內繼續從事蠔類養殖活動。工作小組稱,會繼續與持份者保持溝通,盡快敲定管理計劃及租約條款的各項細節;並爭取在明年上半年開展新的管理模式。預期新管理計劃可提升該區域的航行安全和減少海漂垃圾問題,可更有效地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