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天氣先生」獨具觸覺 力求電力系統負荷估算零偏差

2024年10月07日 09: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年,氣候變化問題嚴峻,極端天氣如超強颱風、暴雨、酷熱警告等日趨頻繁,對本港的供電系統帶來挑戰。電力供應覆蓋香港逾八成人口的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就有一班「幕後軍師」,透過分析各種天氣資料,提前為電力系統做好負荷預測。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系統運行部副總監(運行規劃)駱志明肩負起這個重要的任務,透過天文台所提供的天氣預報,估算系統的負荷曲線及峰值,並與中電各發電廠聯絡,取得發電機組和發電燃料的資訊,以最具效益、環保、安全及可靠的方針去策劃每天的發電計劃。
電力系統負荷預測是一個複雜的課題,而影響電力系統負荷的一個重要因素無疑是天氣變化。少至半度至一度的溫差,或颱風的風向改變,看似細微的天氣變化,其實都有機會影響系統負荷的數值。除了溫度、濕度、雨量、風向及雲量等資料外,天文台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雷暴警告等參數,對預測電力系統負荷亦非常具有參考作用。如炎炎夏日,大部分市民都會開冷氣,中電系統的負荷就會相應增加,如突然出現大驟雨,又會令需求急速下降。要維持社會日常運作,讓市民任何時候都有穩定可靠的電力,就要提前做好規劃。
不過,近年極端天氣加劇,對供電系統帶來挑戰。要在惡劣天氣下維持供電系統穩定運作,中電團隊責任極為重大。去年超強颱風蘇拉吹襲香港,8號風球以上的警告信號懸掛長達38小時。幾日後,世紀暴雨更造成香港多區嚴重水浸。當時駱志明及團隊就要緊守崗位,無時無刻留意極端天氣影響下系統負荷的變化,適當地調整發電計劃,以確保發電備用量符合系統的要求。
駱志明表示,控制室工程師分分秒秒都在監測系統負荷的變化,配合負荷估算模型的分析和自動發電控制系統,適時調節發電機組的輸出,以確保電力供求平衡。利用人工智能作大數據分析,確實可以加速運算,應付大量天氣資料和參數。不過若遇上特殊情況如世紀暴雨,缺乏過往的數據作參考,人工智能就未必可以派上用場。
駱志明認為,天文學是一門高深學問,集合物理學、數學、氣象學、核子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等知識,因此會安排團隊定期與香港天文台作技術交流,學習新的天文地理知識,不斷裝備團隊。他又指,香港屬於一個高度開發的城市,有密集的建築物和道路,在高溫日子會吸收過多太陽熱能,形成熱島效應。由於深圳及廣州等內地城市的情況與香港相似,駱志明及團隊做系統負荷預測時,有時亦會參考深圳或廣州氣象局的天氣資料。有一次,他到山西省與內地同業進行技術交流,有些內地電力專家更指他們會考慮農曆曆法及中國二十四節氣。回港後,他亦開始學習這些古人流傳下來的智慧,作負荷預測的參考。
入行35年,駱志明在中電見證過香港無數個晴天雨天,不知不覺培養了一種「職業病」。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開電視收看天氣報告,當看到天文台科學主任報告天氣時,也會有一種「同朋友傾緊偈」的感覺,每每看完天氣報告,他亦會有一股「對答案」的衝動,想立即回公司翻查前一日所作出的系統負荷預測有多準確。
他表示,去旅行時亦會刻意揀選特別的季節,例如夏天的瑞士湖光山色更吸引,他郤選擇冬天去感受大雪紛飛的山頭野嶺;希臘秋天去較涼快,他也會「任性地」夏天去感受熱浪。由於他對天氣變化有敏銳的觸覺及長時間鑽研,他笑說,去旅行從未試過「帶錯衫」。
「我要俾個Like」
中電與on.cc東網合辦「我要俾個Like」活動,除了介紹中電的職人故事,同時邀請全港市民一同發掘身邊各行各業的無名英雄,表揚他們對工作及生活的熱誠。入圍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紀念品,詳情點擊以下連結,參閱活動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