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促完善兒科服務 倡設兒童醫療劵

2024年10月07日 16:5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政黨建議當局完善兒童醫療服務,包括設立「兒童醫療劵」。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持續面對求大於供的困境,市民往往要輪候逾年才能獲診治,無力尋求私營醫療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尤受影響。有政黨表示,公私營醫療失衡對育有兒童的基層家庭影響尤為明顯,建議當局完善兒童醫療服務,包括擴展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受惠範圍、設「兒童醫療券」、重推「社區學童保健計劃」等。
根據醫管局數據,截至6月30日,過去12個月各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比例達49%至77%不等,其中九龍西聯網眼科穩定新症最長要輪候185周,即超過3年半,九龍中外科穩定新症最長要輪候111周,即超過兩年,九龍東兒科穩定新症最長亦要輪候近一年,達51周;加上私營醫療收費高昂、公私營協作計劃進度緩慢、基層醫療不足等因素,部分低收入家庭或會延誤求醫,損害健康,家長亦可能只能選擇帶同子女到急症室求醫,進一步加重公營醫療負擔。
有政黨本港兒童醫療服務發表政策倡議,提出一系列建議,以期當局進一步完善相關服務。公營醫療方面,該黨建議擴展醫管局醫療費用減免的受惠範圍,研究納入符合「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和「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受惠家庭的18歲以下兒童;參考目前公營普通科門診「長者預約專籌」做法,增設「兒童預約專籌」;以及重推「社區學童保健計劃」,研究將「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受惠家庭兒童納入計劃,讓他們支付低廉費用就可接受社區醫生治療,同時减輕公營醫療壓力。
私營醫療及公私營協作方面,該黨指早年調查發現兩成受訪者過去一年子女醫療開支達3,000港元以上,因此建議參考長者醫療券的運作模式,研究增設「兒童醫療券」,每年向每個兒童醫療券戶口注資2,000港元;建議逐步將公營母嬰健康院需求,轉移至私營醫療機構,重新調配資源後在健康院內設專門「兒童診所」,提供兒童常見疾病診治、生長發育追蹤評估等服務;研究全額資助符合「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資格的嬰幼兒,到私營醫療機構接種疫苗;以及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擴展至兒科,讓公營醫療系統可更聚焦照顧弱勢社群和危急重症。
另外,該政黨亦建議當局盡快設立「中央兒童數據資料庫」,收集兒童健康相關資訊,並採用當中數據制定「兒童健康指數」,以全面客觀評估兒童健康,以及整合衞生署轄下兒童健康服務、優化「學生健康服務」、增設學童驗眼及配眼鏡津貼、完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擴大學童牙科保健服務至幼稚園、將流感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