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吐苦水 憂無力照顧老殘 議員轟無障礙設施屬門面工夫

2024年10月08日 15: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林珍指殘疾人士家長的壓力好大、好辛苦。
以老護老,以老護殘的情況愈趨嚴重。立法會今日(8日)一個有關殘疾人士事宜的公聽會中,有照顧者指自己日漸年邁,擔心一旦身故,患罕見病的小朋友無人照顧:亦有7旬老婦內心憂慮無力照顧長期病的丈夫。有關注殘疾人士的組織則促請政府帶頭提高殘疾人士的就業率,又批評本港的易達設施不足。有議員指無障礙設施好像很多,但現實是許多地方都對殘疾人士構成不便,斥「門面工夫」不能滿足需要,認為城市的無障礙設計,同殘疾人士的就業息息相關。
出席公聽會的林珍女士慨嘆對殘疾人士的支援多以日間為主,若果晚上都要有尋找支援的需求,無奈要向醫院求助,故希望政府為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24小時緊急支援服務。在照顧者方面,每月開支林林總總,可是現時照顧者津貼的申請門檻高,而自閉症等殘疾人士的家長的壓力好大、好辛苦,接近精神崩潰的地步。希望政府可調整申請門檻。
她說,照顧者支援熱線雖有人接聽但不太管用,加上身為姨婆的自己已經老邁,而長期照顧的小朋友已經24歲,擔心未來日子無法再照顧,她期望自己未死前,可以見到當局落實緊急支援。
現年77歲的鄭麗嫦女士,稱85歲的丈夫長期患病,需尿袋隨身。儘管目前還可行動自如,可以自行去醫院覆診。但她非常擔心,若丈夫的身體情況惡化,而自己卻又欠缺照顧的精力,若無人幫手的話實在不敢想像。她指老人家若輪候政府服務或領取長生津,就不能申請照顧者津貼。然而雙老家庭,其中一方往往要照顧老伴,相關支出實在不菲,希望政府可降低申領照顧者津貼門檻,讓照顧者獲得足夠支援。
香港康復聯盟指完善通達的交通配套,對殘疾人士出行十分重要,可是低地台小巴試驗計劃實行6年,今日還是試驗階段,加上低地台小巴數量極少,遠遠不能應付需求,部分營運商更靜悄悄地退出計劃,是無障礙交通的倒退。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回應指,關於殘疾人士家屬離世後的處理,會酌情安排殘疾人士入住院舍。社署委託非牟利機構運作一些基金,可按家屬離世前的意願照顧遺屬。他指因福利制度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近十年八載殘疾高齡化問題變得明顯,當局會研究處理方法。
至於以老護老的情況,有關個案不一定要使用社區服務,其實灣區安老院亦容許雙人房居住,夫婦二人既可一同生活,亦有院舍人員幫手,照顧壓力應可減少許多,做法較照顧者津貼更能針對問題。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指無障礙安排實施多年,雖然方便殘疾人士通行的硬件好像很多,可是地鐵、巴士、小巴、渡輪和地舖的通達性非常有限,他說門面工夫不能滿足需要,需認真改善,畢竟易達性殘疾人士的就業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