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8成肝癌患者同時患乙肝 關注組織促政府分階段普及篩查

2024年10月10日 17:2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關注組織倡議擴大乙肝篩查服務。
衞生署資料顯示,香港現有約41 萬名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即16人就有1名患者,當中近4成未發現病情。有研究指出,8成肝癌患者同時亦患有乙肝,反映兩種病症有一定關係。政府《施政報告》發表在即,肝臟疾病關注組織今(10日)舉行「關注香港肝臟疾病政策發佈會」,建議政府分階段推出普及化乙肝篩查、運用公私營協作模式加強乙型肝炎和肝癌監測管理,同時加強肝病宣傳教育,增強社區聯繫。
癌症策略關注組召集人麥嘉欣指出,本港有近41萬名乙肝患者,佔總人口6.1%。若缺乏定期追蹤監測,當中約25%乙肝患者可能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作為香港第3大致命癌症,在2021年便有1,447人因肝癌喪生,目前約43%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或末期。雖然政府數年前推出《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今年底便完成第一階段,惟計劃未包括針對乙肝的普及性篩查計劃、為確診者提供定期肝癌監測等實質建議。他希望政府即將公布的行動計劃中,在有關方面加強規劃及資源投入。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袁孟峰就表示,目前國際多以抽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進行篩查,只要透過抽血就驗出是否乙肝病菌者,以便及早發現患者並診治。他又指出,肝癌患者「10個(患者)有8個由乙肝引起」,若能於有情早期為患者提供診治,可讓肝癌患者死亡率大減37%,同時節省後續及臨終照顧費用,減輕醫療負擔。
至於肝癌監測,他就認為本港主流以超聲波(US),加上甲胎蛋白生物標記(AFP)檢測患者健康狀況,惟公立醫院的超聲波設備不足,且有關檢測的準確度只有約63%。他就建議參考外國做法,引用異常凝血酶原生物標記檢測(PIVKA-II),其準確性可達87%,同時可以緩解超聲波服務不足的問題。
醫衞界議員林哲玄表示,乙肝帶菌者病徵不明顯,為預防潛在患者病情惡化,有需要定期追蹤檢測,並及早提供治療。由於本港1986年前出生的市民大多未有接種乙肝疫苗,且肝癌患者多於50歲以上發病,他建議政府將資助乙肝篩查的範圍擴至1986年前出生的本地市民,同時將肝病篩查加入「慢病共治計劃」,公私營合作,讓家庭醫生盡早識別患者。另外,對於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減低烈酒稅,林就表示不少國家減烈酒稅後,脂肪肝、肝硬化等病症有明顯增加,擔心若港府實施有關政策,會令本地肝病患者上升。
基層醫療關注組織「銀騎士」的項目經理黃俊豪建議政府可三階段,分別為40至49歲、50至59歲,以及60歲或以上,為未接種乙肝疫苗的市民提供最少一次篩查,亦要加多肝病宣傳,連結地方組織及關愛隊鼓勵市民參與各類肝臟健康活動,保障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