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生產者責任制疑「縮沙」 未提目標立法時間

2024年10月16日 13:3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日(16日)出台,港府續提出,將為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適用於不同產品的法律框架。不過政策在今年《施政報告》疑「縮沙、倒退」,未再提具體日子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僅稱將為此訂立法律框架。
去年《施政報告》提到,目標今年內就訂立生產者責任計劃的共同法律框架,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期在2025年起逐步把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電動車電池、汽車輪胎及鉛酸電池納入生產者責任計劃。
不過,今年《施政報告》再指將為生產者責任計劃訂立適用於不同產品的法律框架,讓日後可逐步應用於包括塑膠飲料容器和紙包飲品盒等產品。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在與批發、零售商討時遇困難,例如在店舖設置回收設施及收集模式,包括以機器逐個收集或按重量計算,又指條例正在草擬,會「盡快」提交草案。
政府又透露,環境及生態局現正協助兩間本地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分別是無電製冷和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以及聲學超材料產品,促進香港綠色工業發展。政府亦會投入3億港元推出新計劃,資助私營機構安裝高速充電設施,至2030年累計裝置3,000個高速充電器。
另外,政府會注資1億港元,推出新一輪「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加快推動位於香港及廣東省的港資工廠綠色轉型和改造升級,向碳中和目標邁進。政府會將公共回收物收集點的數目由現時約500個增加至800個;延長「綠在區區」回收設施服務時間;並在公共屋邨內設立「自助回收站」或智能回收設施;檢視「綠在區區」的招標安排和要求,提升其成本效益和服務水平。政府會持續評估社會對減廢的看法和參與度,明年中向立法會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