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變作簡樸房 加快建屋歎慢板

2024年10月24日 19: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施政報告》宣布將合資格劏房命名為「簡樸房」,標準包括必須有窗、有獨立廁所,面積不得小於8平方米等。政府確有能力可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但現時全港有約11萬劏房,以此計算估計有近3萬間未達「簡樸房」要求。那麼住在這些不達標房間裏的人士應何去何從?《東呼即應》訪問一位現居於閣樓劏房已5年的居民,亦向關注組織請教意見,而安置問題確不可忽略。
玲姐居於葵涌一間閣樓單人劏房生活5年,不僅地方淺窄,天花鋼筋外露,日常亦要與鄰居共用廚房和廁所,不少人覺得是委曲求全,但玲姐覺得是「租金平」。玲姐表示,居所天花也塌了,今年5月睡到凌晨四時許的時候,突然「嘭嘭」跌落,天花石屎彈到滿床都是,亦砸壞了她的東西。她指出以前租樓上是很貴的,需要約4,000港元,而她一個人收入又不是高,租金對她而言太貴了,劏房的租金就較為便宜。
對於政府將以立法方式以「簡樸房」取締不適切劏房單位,玲姐表示已有心理準備,正居住的那一間一定「逃不掉」,因為也算劣質劏房。但她指即使怕房屋倒塌亦沒辦法,因為租金便宜,貴的又租不起,「邊個唔想住好啲呢,有公屋就最好啦。」然而一人申請要等很長時間,申請了十多年也沒有單位。而現在居住的單位太破舊,裝修要花費很多錢,她則只能見步行步。「我都唔知道可以搬去邊,過渡性房屋都要3,000蚊左右,咁唔係更貴咩?我呢度1,600蚊,返工又近,又住得熟悉。」直言不想搬走。
有不少類似玲姐的非長者一人住戶都望穿秋水等「上樓」,但輪候公屋動輒也得等十年以上,期間為了省錢會住在僭建物或工廈劏房等較劣質的地方。當局訂立「簡樸房」的最低標準後萬一環境「條件改善」 但租金水漲船高,居民亦未必可負擔得來。
葵涌劏房街坊會潘詠珊指,政府現在所有取締工作小組都沒有去諮詢民間意見和街坊,落實與安置都令到人心惶惶,即使曾開交流會亦是用比較閉門的方式,只有很少數人才能進去。她又指出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問過劏房街坊想要的取締方案是甚麼,甚至有住戶會表示「如果你唔搞我,我一直住都沒關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安置其實不少人都不想搬。
潘詠珊續指,希望可以在同區,或者一些比較不受歡迎的公屋單位改作安置單位,其次可參考市建局的安置大廈。她又提及政府現在有現成的過渡性房屋或者簡約公屋,建議除甲類、乙類外,增加一個丙類去安置受影響的被取締居民。她認為有街坊未必合乎條件去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亦未有排公屋的資格,就算街坊未必可以被安置,至少亦應有現金補償津貼,以滿足搬遷需要。
要解決劏房問題,最根本做法就是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加快基層上樓。但如今港官拋出「簡樸房」此招,究竟是單純的過渡性質,還是有人將會捨難取易?觀乎高官搬出「有不少住戶反映居住的劏房交通方便、治安好、夠便宜」,說得好像只要劏房「合標準」,簡樸房就是人間天堂似的,答案也真是「吾不欲觀之矣」。眾所周知劏房租管條例自2022年1月22日生效至今,濫收水電費個案仍然不絕如縷,簡樸房會否是又一次的「聲大大,無貨賣」,又一次被無良業主逮到加租好藉口,各界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