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投資騙案10月飆升兩成四 有騙徒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
2024年11月11日 14:5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地產文員親身講述受騙經過。(張開裕攝)
執法部門於今年頭9個月共接獲3,468宗網上投資騙案,比去年同期的4,331宗下跌近兩成,損失金額今年錄得約22億港元,比去年同期約28億亦下跌近兩成。不過,投資騙案於今年10月與9月相比則飆升近兩成四。另外,最近有騙徒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向市民發出WhatsApp訊息,訛稱他們涉及洗錢等非法活動,要求提供銀行帳戶交易紀錄和其他敏感個人信息,以便協助調查案件。最終受害人損失金錢。
受害人年齡14至90歲,以40至59歲人士佔最多,有近五成。受害人有人報稱無業,亦包括會計師、醫護人士、工程師、教師、學生和家庭主婦等專業人士或普通市民,損失的金額由300至7,847萬港元,超過七成受受害人被騙超過10萬港元,超過100萬港元則有497宗,佔總數的14.3%。最大單一損失金額的事主,為一名38歲本地女子,任職虛擬貨幣公司主管,案發於今年1月。
單計今年頭9個月的投資騙案,近四成為金融投資產品,三成半涉及虛擬資產。在接觸受害人介面中,六成人透過即時通訊軟件初次與騙徒接觸,透過社交媒體的投資廣告受騙近三成,其餘則透過各大約會軟件、面對面或電話認識騙徒。大部分受害人都被游說投資不存在的投資計劃,騙徒透過社交平台、約會軟件、即時通訊軟件等,發送白撞訊給受害人,訛稱是虛擬資產演算法工程師,掌握投資內幕貼士等,且主動虛寒問暖與受害人成為朋友、或者有曖昧關係,繼而推介假網站或下載假應用程式進行詐騙。
其中一名受騙的地產文員現身講述受騙經過,她指今年9月在社交媒體收到一位客人查詢租樓事宜,傾談間對方不斷講投資心得,又講及私人事,介紹公司架構等,令她感覺對方真實存在。當她表示有興趣投資後,便按下對話的一個連結,並下載應用程式作資,結果損失23萬港元。
此外,今年1月至9月執法部門共錄得734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涉及金額約7.08億港元,宗數比去年同期的679宗,上升8.1%;執法部門強調,反詐騙協調中心人員不會要求市民披露個人或銀行認證資料,不會要求市民將款項轉入任何帳戶作為保證金,不會相約市民在執法部門以外的地方見面,執法機構不會在電話或通訊軟件向市民講述案件的任何細節,內地執法機構絕不會直接聯絡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