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飯急有肚腩高危 醫生4招逆轉脂肪肝

2025年01月08日 19: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還有不足一個月便到農曆新年,應節食品大部分都比較油膩,如果吃得太多,隨時可能患上脂肪肝,研究指香港近四分之一人口患脂肪肝。有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向《東呼即應》分析指,進食太快及有大肚腩增加患病風險,倘患脂肪肝會引發多項併發症,包括肝硬化、肝癌、糖尿病等。另外,註冊營養師指進食速度太快,不經覺地進食過量,亦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建議每餐時間延長至約20至30分鐘。
據中大一項研究發現,本港有近四分之一人口患脂肪肝,超過六成肥胖人士患脂肪肝,較瘦人士的比例高達近四成。由於脂肪肝患者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人忽略,如果不及早正視問題,長遠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甚至有致命風險。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表示,進食太快會有脂肪肝風險,因為吃得快會容易肥胖,其實胃會輸送飽脹信號給大腦,吃完食物至少要20分鐘才能傳達到飽脹信號。如果在未傳遞之前,在首15分鐘不斷快速進食,在未有飽脹感前便吃過了頭,故此進食太快便容易肥胖,肥胖便容易有脂肪肝。
至於為何瘦人都有脂肪肝,姚指出脂肪肝或糖尿病等代謝性問題,都與身體賀爾蒙相關,與胰島素是否敏感及身體對胰島素阻抗很大關係。有外國研究發現,進食太快原來會影響身體胰島素敏感度,不肥胖但吃得快,可以導致脂肪肝,是因為影響了胰島素阻抗賀爾蒙因素,故此與肥胖無關。
他續說,脂肪肝的肥胖,通常是說中央肥胖,比整體肥胖更要注意。有中央肥胖的人,也代表內臟脂肪較多,脂肪肝風險特別高。
事實上,脂肪肝有3大類併發症,因為脂肪肝是肝病,所以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風險也會較高,首先受損的內臟是肝臟,但另一個很重要因素是脂肪肝跟很多代謝綜合症有關,包括膽固醇高、糖尿病及肥胖等,都會增加循環系統的風險,例如血管、腦血管、心臟血管,故此中風、心臟病成為脂肪肝病人死亡率或傷殘風險高的主要因素。另外,脂肪肝會增加患腫瘤風險,包括胰臟癌、腸胃道癌和腸道長息肉等。
對於脂肪肝能否逆轉,姚又稱,脂肪肝與食物果糖攝取有很大關係,脂肪肝病人每日不要吃超過兩份水果,一個橙或一個蘋果便是一份、4至5粒提子便是一份;而肉類的攝取尤其豬牛有較多脂肪,所以選吃雞或魚較好。但是禽畜的皮較多脂肪,內臟和禽畜的皮都要戒除。如果膽固醇、血脂很高或糖尿病已經有相當程度,需吃藥控制風險。如果這些代謝問題尚未嚴重,做運動和控制體重會是最主要的應對。但如果本身不肥胖,增加肌肉的質量,也是減少脂肪肝的方法。
家營營養中心註冊營養師黃彥澄表示,吃得太快其實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反而是會增加進食過量機會。經常狼吞虎嚥,很容易不經不覺地進食過量,故很容易儲存為脂肪導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黃建議市民每餐時間延長至約20至30分鐘,慢食習慣可令人增加飽肚感,減少了進食過量機會。糖尿病最重要是以穩定血糖為主,可以盡量均衡飲食,有飯有肉有菜,一啖肉一啖飯慢慢地吃,控制好分量保持規律的進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