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笠潮遲遲未完 零售業難以翻身

2025年01月13日 19:4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東網日前報道,零售業寒冬未過,銷售表現連挫9個月,去年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只有317億港元,按年跌7.3%,遜於預期,就連有聖誕、除夕照耀着的傳統旺季12月,亦有零售業界訴苦,即使日前結束的工展會亦被指「旺丁不旺財」。另一邊廂,有立法會議員率團往日本,以公帑乘坐商務客位,被批評千億財赤像與他們無關。《東呼即應》請來專家,談及香港目前商舖市道究竟如何,學者又怎看香港經濟狀況,拜託薪高、糧準的港產官僚及尊貴議員,「出心」來關心民間疾苦。
根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止,中環「吉舖」有193個,空置率約13.8%。來到2025年,《東呼》發現「蘇豪區」,即中環荷李活道以南士丹頓街、伊利近街至些利街一帶吉舖也有不少。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伊利近街和士丹頓街合共約100間店舖,估計空置率超過兩成以上,他認為伊利近街有大型發展商地盤,令附近沙塵滾滾,旁邊的商戶都怕,旅客、消費者也好,看見有大型地盤,就自然不來。
另外,李根興指蘇豪區一般是主打外籍人士,但在港的外籍人士,旅客或本土消費也好,人流都少了,高消費的可能返回自己國家,低消費的留下來亦不消費,所以外籍人士少了,影響整個蘇豪區的定位。再加上香港現時旅遊業當中,內地遊客難聽來說是「窮遊」,消費模式都是幾十港元,購物都是幾百港元以內,但蘇豪區飲食人均消費是幾百港元以上,或者零售消費動輒逾1,000港元,定位屬中高檔次,迎合不到今時今日遊客的口味。而遊客都主力去蘭桂坊,來蘇豪區都是「打卡」後就離開,所以蘇豪區消費力弱。
李根興解釋,從一個租客層面最理想就是永遠短租,即一年以內租約,一般短租是正常租金三折至五折,當租期愈短,折扣就愈多,甚至租戶加了裝修,短租半年或一年,之後再續約。但每次租約都是短租,會是市值租金三折至五折 ,畢打行地下有舖位由品牌租用做展覽廳,租金大概三折左右,市值100萬港元的舖位30萬港元便可以租下去。
港大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指,首先因為始終香港八成以上旅客來自中國,但中國經濟最近一般,變相購買力就差一些,所以不可以期望他們像以前般大買特買。阮認為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以前他們很多是「走水貨」,令香港零售額靠走水貨「谷」出來,而新冠疫情時他們買不到水貨,甚至已經轉用內地牌子,就不會突然轉回用貴一些的港貨。而港元因為與美金掛鈎較強勢,對內地旅客來說來香港變得更不值得,即使深圳「一簽多行」,居民亦一定不是第一次來香港,「要『一簽多行』,都要有理由來港,之後跟住有理由花錢先啱。」
阮穎嫻續指農曆新年並非完全沒有幫助,如果只是說旅客則未必會幫助很大。而基於旅客購買力低於以前的關係,現在香港很多人其實是中港兩邊走,在內地有一個家,無論是香港人還是本來長居內地而來港居住的人,農曆新年均會全部返回內地,在內地消費,變相有機會農曆新年的情況更差,所以並不是很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