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賞罰不明 議員斥得過且過無懲罰 變劣幣驅逐良幣
2025年01月15日 17: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指公院醫生離職原因之一是士氣低落。
立法會今日(15日)通過有關推動醫療改革的議案,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表示,公家醫生離職的原因是士氣低落,又指現時公立醫院賞罰不明。他說,「得過且過嘅(醫護)冇得到懲罰、依然故我、薪高糧準」,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
他指部分海外畢業醫生的聘用期早於本地醫生畢業時間,本地醫生完成實習後,熱門專科訓練名額所剩無幾,指出「對於我哋自己畢業生唔公平」。他期望醫管局改革、提振士氣。
針對公院醫護人手不足,他指假如一半的私家醫生願意找出4分之1時間的工作量到公立醫院工作,就能多出12.5%人手,「可以提升工作量10%,或減少公家醫生工作量10%,效率的分別是10倍」。
提出議案的議員陳凱欣指政府給予醫院管理局的撥款,10多年來都是大幅上升,2024/25年度的相關撥款已經高達954億港元,較10年前上升一倍。在人口老化和通脹情況下,醫療開支上升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通過服務的規劃,避免醫療開支的失控,以及令到整套醫療系統能夠可以持續發展和運作,正正就是需要努力的地方。
她指現在使用醫療服務的困境,是「公營等得耐、私家收得貴」,認為要處理病人分流的問題,除了要加速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另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就是發展半私家的服務,由醫管局提供較傳統私人市場服務收貴更相宜的專科及住院服務。
她認為可考慮把一些新規劃的醫院,例如是未來位於牛潭尾的教學醫院,或重建後的京士柏醫院訂立為混合營運模式,提供傳統的公營門診服務,同時也加入半私家的專科和住院服務,而提供的中價床位是有助分流病人的,特別是現時公營服務極為緊張,專科輪候時間極長的情況下,讓一些情況並非最緊急,但具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市民可以透過半私家的服務獲得治療。
隨着基層醫療署的成立,政府應該考慮將衞生署改組,提基層醫療服務交給基層醫療署負責,衞生署應集中強化在預防疾病的能力。
政府回應稱,重視醫療改革和創新,部分議員提出的已經做了,部分確實很創新。當局認為本港醫療和深圳醫療比較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隔籬啲飯香啲」,又指兩地醫療制度不同是「一國兩制優勢」,認為本港低稅制,醫保是「全球最正」,內地居民要向醫保交款但本港市民不用,因此很多人「羨慕香港將身份證」。
當局希望透過改革,改變「小病走去大醫院」的現象。醫衞官員說會收集更多自願醫保數據,適時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