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位年輕帆手港島海灣航帆 港將獲益良多劍指奧運

2023年02月20日 10: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約報道】睽違三年,由香港帆船運動總會和香港遊艇會合辦的「新鴻基公司香港帆船賽週」上周二(14日)正式回歸,更在一周賽事加入首屆「29er亞洲帆船錦標賽」,吸引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近240個年輕帆手角逐十個級別殊榮。香港拍擋麥卓穎和曾濼妍期望衝擊女子29er三甲,為出戰世界錦標賽注入強心針。
第七屆「香港帆船賽週」是疫情下首個復辦的國際小型帆船賽,來自美國、澳洲、比利時、瑞士、希臘、日本、新加坡、泰國、中國、中華台北、中國澳門和中國香港、近240個帆手於2月14日至19日期間,以香港遊艇會中途島水上運動訓練中心為基地,啟航至淺水灣、深水灣、赤柱、大潭和螺洲,進行十個級別賽事,包括29er、2.4mR、激光4.7型、激光雷射型、樂天型公開組、樂天型中階組、RS Feva、樂天型初階組、少年碧高組及少年Fusion組。
作為首屆「29er亞洲帆船錦標賽」,各個國家和地區嚴陣以待,港隊派出由滑浪風帆轉玩帆船的麥卓穎、曾濼妍、林啟朗、羅子豐、麥曉彤和Emily Polson參加。16歲的曾濼妍直言緊張:「這是我第一場29er國際賽,叫了爸爸到場支持,他是帆船教練,這幾天會一路留意我的不足,與我檢討,讓我感覺放心點。」她與麥卓穎去年10月成為拍檔,短短四個月已有不俗默契,駕駛「Baby Shark號」劍指女子三甲:「我們默契不錯,轉向不用刻意說,一個眼神已心領神會。目標是整體前五、女子前三,最重要是從外國選手身上學習,幫助日後的訓練和比賽。」至於曾為港於2016年贏得Techno 293滑浪風帆世錦賽女子15歲以下組冠軍的麥卓穎透露兩人將出戰8月世界錦標賽,長遠期望爭取巴黎奧運49er資格。
日本派出安田巌和岡田海洋角逐29er,後者為國內排名第一的帆手,被視為奪冠大熱。澳洲派出Annabelle Sampson和Piper Attwood,兩人已合作三年,但因疫情未「出鞘」。「我們沒參加過海外比賽,這次來港,主要想認識不同選手,吸取經驗。」Anna表示香港與澳洲環境有別,必須時刻專注,保持體力。
代表中國的陳錦浩帆船俱樂部派出14個帆手,參加樂天小帆船級別賽事。年僅11歲的張澄認為香港水流急、風向亂,極考驗觀察和判斷力:「香港是很好的比賽場地,要仔細觀察風向和水流,選擇最有利的航線。」至於江秀川教練帶領中華台北帆手角逐激光雷射型,他於運動員時期參加過三屆香港帆船賽週,更於2018年奪冠,相當熟悉香港環境,以師兄兼教練身份向隊員分享心得。另外,2.4mR級別特別派出一艘40尺帆船「無限號」,載觀眾出海為傷健帆手打氣,體現傷健共融精神。
賽事期間,也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香港遊艇會義工駕駛安全船在前往賽區時,在蒲台島以北見到一條被「鬼網」纏著的海豚,義工立即挺身而出,拯救海豚。香港遊艇會致力推動所有帆船和賽艇比賽獲得潔淨海洋賽認證,而「香港帆船賽週」更劍指「潔淨帆船賽白金獎」,希望各位選手享受比賽之餘更要保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