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家育兒大丈夫!家庭主夫獲日本社會受落

201605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家庭主夫已漸獲日本社會認同。(互聯網圖片)
今日是母親節,每當提起家常靚湯和溫暖牌毛衣,通常都會聯想到母親,其實這些巧藝出自男士之手也全無問題。由丈夫充當賢內助角色的家庭組合,在全球各地已漸漸增多。連一向男女有嚴格社會分工的日本,近年也創造了一個跟日語「主婦」同音的新名詞「主夫」,甚至組成「主夫之友」組織,成立facebook專頁推廣。
每個甘願主理家務的丈夫,背後都有他的故事,有他的想法。本網記者日前專訪了「主夫之友」其中一名成員,親身剖白「主夫是怎樣煉成的」。生於東京、長於長崎的吉田尚史,是「主夫之友」的骨幹成員之一,與妻育有兩子一女。吉田是一名兼職主夫,除了照顧孩子和主理家事外,本身亦是高中兼職教師。成為主夫最主要的理由是,他分配出來照顧孩子的時間比妻子多。
結婚初期,吉田正在大學攻讀研究生:「結婚時我是學生,妻子全職工作,因為我留在家的時間較多,便負責家務,到生了孩子後,就包辦照顧子女的工作。」他畢業後找到一份兼職高中教師工作,順理成章把這個分工模式固定下來。
網上早前瘋傳一張日本全職主婦的日程表,育兒、家務、清理、採購等工作,由凌晨到半夜排得密麻麻,不禁令人聯想到主夫生涯是否也是這樣。要獨力看顧三名年幼子女的吉田坦言:「雖然不是天天如是,但也經歷過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但他補充,不論是主婦抑或主夫,忙碌與否其實因應個別家庭而定。要是家中有老有嫩,需要處理的事也截然不同。
加入「主夫之友」後,吉田認識了其他主夫,他們大部份都像吉田般有找兼職幫補,在聚會中互相交流互相支持,人數逐日增多。在吉田看來,以日本現在的(經濟)情況,不論當全職主婦或主夫(對家庭)都有很大風險。所以他強調「主夫之友」真正的理念,並非增加主夫的人數,而是增加人們的選擇。他們希望未來的家庭再不以性別來決定角色,而是認同各種形式的家庭分工,令社會變得更美好。「在日常生活中打理家頭細務,孩子出世了便照顧他們,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因為性別的拘束,把這些看成本份而主動去做就好了。」組織早前還主辦相親活動,為有意組織「男主內,女主外」家庭的30對男女牽紅線。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3年的統計,全國的主夫人口多達11萬,當中不乏有大學或以上學歷人士。他們主動而樂意接受這家庭崗位,無論烹飪、家務、針黹、採購、育兒、家庭開支管理,樣樣做到一絲不苟,閒時更會努力兼職幫補家計。他們被尊稱為「育男」(ikuman),以示與一般人心目中的所謂「軟飯王」有別。
為何日本人願意接受這種反傳統的夫婦分工,這得由長達十多年的景氣低迷說起。企業改以稱為「派遣」的臨時工和兼職作主力,這些散件式工作收入有限。傳統男女分工模式難以維持家庭生活,妻子外出工作漸成常規。未有全職工作的丈夫,主動接下理家育兒的重任,就能為這困局打開出路。東京另一調查公司今年2月訪問中央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明治大學220名三、四年級女生,四成九受訪者願意讓丈夫做主夫,可見日人的觀念也正在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