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猶太聖地哭牆 歸屬有爭議衝突不斷

201801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哭牆見證猶太人千年興亡史。(資料圖片)
美國去年底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牽起中東另一場亂局。美國有意把哭牆(又稱西牆)列入以色列境內,立即再引起各界爭議,副總統彭斯今次親訪該聖地,政治意味之濃厚不言而喻。哭牆位於東耶路撒冷,該區一直具有歸屬爭議,並鄰近基督教聖地聖殿山及回教聖殿清真寺,因此多年來衝突不斷。
以色列大衞王於公元前11世紀統一猶太各部族,成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其兒子所羅門王繼承王位後,在當地興建聖殿,稱為第一聖殿,亦令耶路撒冷成為了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直至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入侵耶路撒冷,第一聖殿被毀於一旦,以色列人被擄至巴比倫當奴隸。猶太人50年後重回故土原址重建聖殿,即為第二聖殿。至公元70年,猶太人反抗羅馬統治,羅馬將軍提多揮軍耶路撒冷,聖殿再度被毀,僅留下西邊一道牆。
被放逐至海外的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後,均會在西牆前祈禱哭訴自己流亡的苦難,因此稱為哭牆;與此同時亦是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迹,成為聖殿化身的象徵,所以被視為以色列猶太教徒最神聖的祈禱聖地。
以色列人又視哭牆為民族信仰及團結的象徵,不少人會把自己的心願或悼文寫在紙上,再放於牆縫中。據悉,人們認為哭牆是最接近天堂之門的地方,因此會選擇在該處祈禱。而巴勒斯坦回教徒則認為先知穆罕默德乘天馬來到耶路撒冷時,把天馬留在當地,有指同樣處於哭牆附近的清真寺,所以同視哭牆為聖地。對於基督教徒而言,哭牆與聖殿山同具宗教意義,多位教宗均曾到訪,並面對牆縫祈禱。
事實上,哭牆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區聖殿山西側,是第二聖殿古城牆的殘存部分,因此亦成為聖殿山以外最為神聖的地方。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奪取了西耶路撒冷,東耶路撒冷則被約旦佔領,哭牆此後19年均不見猶太人禱告影蹤。直至1967年「六日戰爭」,以色列擊敗埃及、約旦及敍利亞聯軍,佔領整個耶路撒冷,再次令哭牆成為猶太人禱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