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论剑:政治行销操作新媒体不是“有就好”-曹致轩 评论员

20140724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姚文智的3D版市政蓝图广受网友好评。
最近几年,不论从政府单位到每次选举的各政党组织,对于社群网路、影音的操作越来越重视。主管机关或是各阵营不是委由专业公关公司代为操刀,就是聘请学有专精的年轻幕僚在这个领域操盘掌舵。加上这几年盛行拍摄“比广告长、比传统电影短小”的微电影,使得国内外政治领域经营者都体认到借由新媒体
影音来发挥影响力,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趋势。
但是这类型的影音,就算现在主事者都在喊要重视,发挥出来的效果,也往往会因为人为因素而有所不同。以台湾来说,前几年的例子像是苏贞昌选台北市长大获好评,就算是对手政党,这次要选台北市长的连胜文也不吝夸奖。而马英九为了要打2012的大选,当时也对于新媒体的经营相当重视,不但在党内青年团有专门负责的部门,在选举后也维持着员额的编制处理网路社群的管理。
但真的不得不说,不管是投入了多少心力在社群新媒体上,品质的落差还是看得出来。可以从内容与技术两者来探讨;就拿今年台北市长民进党内初选的例子来看,原先最晚起步的姚文智,就因为一支利用炫目的3D动画来强调他对台北市愿景的擘划,不但引发大多数人对于松山机场是否要迁建的讨论,也让他后来居上,成为党内最后与柯文哲PK比对的代表。这完全就是一个兼顾了技术与政见品质而打赢的范例。
但明明拥有庞大政务资源的执政党,一直端出颇有争议性,甚至是恶评不断的广告;推出之后,在社群网站上也被网友嘲讽居多。实在不能说是因为执政党就比较容易被骂,而是如果内容搞到许多人不知所云,就算是看起来也花了不少预算在后制上,那只会让人觉得政府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包括之前的“经济动能推升方案”,到今年为了宣传自经区的“潮”广告,这些在网路上都明显的是获得负面大于正面评价。
包括台中市长胡志强的竞选团队。连续两届选战在网路上推出的广告或微电影,都不知道是为了要符合“中南部品味”,或是刻意要引发民众讨论,觉得“黑猫白猫,只要受到注意就是好猫”,从上届的“Hu’sGirl”,到这阵子推出“鲁蛇家的逆袭”,都是那种“负评大于正评”的案例。品质“有待加强”不说,而且就因为拍摄出来的内容实在很难和“质感”扯上边,要说这种影片能如同姚文智那种广告,帮选举加上多少分数,实在也是令人怀疑。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胡市长牛津毕业,长年从事外交,而竞选团队怕这样给人太过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刻意在广告制作上,选择一些“看起来比较粗”的拍摄手法?但是就算要着墨影音战场,也要想想这块主诉求观众群在哪边。也许民视、三立的乡土剧收视率比较高,所以看起来影片也想要针对那类的主力观众,但这些就是主要的网路收视族群吗?怎么不想想有人用3D动画擘划大台北,不但能获取大量的正面评价,也可以扭转局势、后来居上呢?
新媒体影音真的不是“有就好”,也许有的是因为预算关系无法下很多重本,但有的花了不少钱的,内容不知所云也只会是白花钱。因此,如果各阵营要在社群多媒体这块下功夫,真的有必要找到对于内容与技术都能负责把关的主事者,否则,对于政务推动、对于选情、对于民众反映,那只会是扣分,或达不到原先希望达成的效果。
当然,如果“自我感觉良好”,呈现出来的品质,那真的就是“候选人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