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浮世繪: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蘇上豪 外科醫師

201501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Physician, Heal thyself」—如果按照字面來翻譯是「醫師啊,治好你自己吧!」(翻攝網路)
最近這幾年,常常會看到報章雜誌有人撰文,提出在醫界一個令人憂心忡忡的問題,那就是醫師的執業環境愈來愈差,造成有所謂「五大皆空」的現象。
所謂「五大皆空」是指現今許多醫師紛紛棄守(內、外、婦、兒、急診)等五大風險的科別,進而搶攻醫美或是「五官科」(眼、牙、皮膚、耳鼻喉)。因為前者行醫風險很高,而且收入並沒有特別增加,相反地,後者不僅工作輕鬆,更可以讓該科別的醫師荷包滿滿。
但是,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讓局面變得更複雜,那就是上述的五大「艱困」科別,因為治療的多屬狀況較棘手的患者,很容易在他們、或是家屬在不滿意結果的情況下,不管是利用媒體或是訴諸公堂,欲置那些曾經讓他們卑躬屈膝,而且苦苦哀求別放棄治療的醫師於死地。
我並不是危言聳聽,這樣說是有事實根據的。因為依據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楊秀儀博士與劉邦揚碩士的統計報告,全世界「犯罪率」最高的醫學界就在台灣。根據他們倆人從2001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為止的統計資料,這段期間台灣地方法院共有312位醫師被告,其中80位醫師被判有罪,台灣醫師的「有罪率」竟高達25.6%,相較於其他國家是高得嚇人。
醫師從備受尊敬的「活菩薩」,到人人喊打的罪犯,用「情何以堪」都不足以形容醫師的心情與處境,因此,如何在救人之前自救、自保,是醫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程。
談到這裡,讓我想起了西方的一句諺語「Physician, Heal thyself」—如果按照字面來翻譯是「醫師啊,治好你自己吧!」,而任教於東吳大學的呂建忠先生,將它翻譯成「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讓我覺得心有戚戚焉。
「Physician, Heal thyself」這句俗諺早在希臘羅馬時代就有了,其拉丁原文是「Medice, cura te ipsum」,對於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來說,它一定不陌生,因為在新約聖經的路加福音,第四章第二十三節耶穌就曾經引用了這句俗語(如圖)。
至於希臘羅馬時代為何會有這樣的俗語,羅馬時代的政治家與雄辯家西塞羅(Cicero)在「致友人書」中,就提到了這麼一段生動敘述:
「不要學那些壞醫師,他們對於別人的病口口聲聲醫學知識,卻治不了自己!」
為何當時社會的氛圍對醫師有如此的不信任感?答案其實相當簡單,因為那時候的醫學知識大多天馬行空,沒有什麼理論基礎可以經得起反覆的考驗,當然被稱之為好醫師的人是鳳毛麟角,如果有人生病,真的被醫師治好的情況,自然不若今日科學昌明的時代常見,普羅大眾對於「一般」醫師的不信任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經過這一、兩千年的進步,醫師對民眾健康的照顧愈形重要,可是這種重要性卻因為「消費者」意識的抬頭,逐漸把「醫療行為」和「商品消費」等同視之,對於那些沒有「病識感」、而且只以「結果論」來評判醫師好壞的民眾來說,若醫療作為中有任何閃失,往往讓原來應該被視為「救命恩人」的醫師,很容易在轉眼之間,被火冒三丈的病患或家屬,當成是十惡不赦的罪犯。
所以,風行於兩千年前,古希臘羅馬帝國時代的俗語—「Physician, Heal thyself」被呂健忠先生解釋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可算是幽臺灣所有的醫師一默。這種沒有因為時間而得到改變的「內涵」,發生在兩千年前的醫師身上,無法自保是醫師自己的醫術不行,得不到患者的信任;而現在的醫師,即使醫術較二千年前進步了,遲早得為醫療結果的不確定性,做一些「防衛性醫療」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