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島嶼:台灣教授平均薪資超過歐美-馮建三 大學教授

2015031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2014年的調查顯示,台灣助理教授起薪僅次於飛行師與醫生。(中時電子報圖片)
很多人說,很多媒體有聞照錄,也就跟著說,台灣的高教人員拚了老命教學與研究,勞心與勞力,所得實在低了些,甚至有一種誇張聳動的說法:「教授收入比小學老師差,誰想在台灣教書?」
教授薪資的問題,最慢在1981年,就曾凸顯。在報禁年代,報紙只有12個版面,且半數是廣告。當時,發行號稱百萬的報紙,投入五千多字,幾乎舉第二版整版之力,討論「如何提高大專院校的師資素質與學術水準」。其間,楊國樞提出的十個改進方向,就包括「提高大專教師的薪資待遇」。
其後,類似的建言與討論時有所聞,但如同水泡,不成波瀾。到了這個世紀,光景起了變化。先聲奪人的是,「政大自聘名師月薪廿多萬」,「加拿大挖角台大教授年薪六七百萬」。不過,這些僅是預告,水閘開門是在2004年,台灣54所國立大學可以「自籌經費」,在講師、助理與副及正教授,以及講座教授之間,植入第五種,名為「特聘」教授。2006年起,教育部再以「五年五百億」為部分大學,提供特聘與講座教授所需增加的部分經費。
奇怪的是,水門開啟,沒有杜絕悠悠之口,反而,抱怨教授勞動所得的等級劃分還是不夠的各種說法,更是如同猛虎出閘,洶湧氾濫而驚心動魄:「待遇不夠好?國立大學鬧“教授荒”」、「薪水太差台大找不到教授」、「大陸數倍薪政大系主任動心」。然後,「 李遠哲警告:教授薪資低差中港3倍」、「美國是台灣八倍以上」。
看來,台灣的高教人員薪資偏低,最高與最低薪資差距太少,已經接近「自我實現的預言」,即將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效應之一,就是比較接近真相的社會調查,遭致淡化,默默無聞。
最近就有個例子。有家機構的年度調查顯示,台灣的助理教授起薪6萬9311元,僅次於飛行機師、醫師與牙醫師,是第四位。但是,這則新聞與先前那些喊窮的新聞不同,沒有刊登在更為顯著的要聞版,是後段班,在財經版,並且從標題到內文,全部不曾提及這個「驚人的」排名,僅在該版的圖表可以看到。
何以如此?也許,殿軍的新聞價值低,也就不提?或者,十年來教授低薪,以及高學歷就業困難的印象,已經成形;低薪行業,起薪名列前茅,怎麼可能!助理教授高薪的新聞,違反流行意識,所以無法得到凸顯?後面這個推理更為可能,因為,該則新聞的副標題,強調的是「入行起薪…高學歷則是倒退嚕」。
那麼,究竟在台灣的大學工作,勞動所得是高是低?更重要的,這些教研表現究竟與納稅人的精神與物質幸福,能有什麼聯繫?
如果對比歐美與台灣,答案讓人驚訝。
今年初,歐盟更新了資料,列舉18個歐美國家的(助理)教授薪資。現在,取北歐四國,加上英、法、德、義、西與美利堅六國,總計10國,與台灣比較。
比較之前,三事說明。一是歐盟所列高教人員收入是月薪,乘以12作為其年薪。我國大學多有年終獎金,乘以13.5作為年薪。其次,台灣可能有15-25%左右高教人員執行科技部研究案,每個月有1萬元津貼,不列入計算。第三,台灣高教機構(主要是國立大學)的退休制度相對合理(如果屆齡離校),若因早退而更優,其增加的差額待遇也不列入計算。
比較之後的結果是,在2007年(歐美十國有5國的資料是這個年度),台灣助理教授的起薪,是台灣人均GDP的1.52倍,教授若以中位收入計,是2.37倍。再看歐美十國,兩個數字的平均是1.27與1.84倍。如果比較平均數,在台灣從事高教工作,勞動報酬明顯優於歐美。十國當中,英國的助理教授是1.34倍,少於台灣同儕,但其教授薪資是英國人均GDP的2.64倍,十國最高。美國的兩個倍數是1.26與1.96。
這就是說,從助理至正教授,台灣的平均收入不低,應該說是略高。若說薪資無法留人,平均來說,純屬無稽。
那麼,是因為教授比助理教授的起薪高不了多少,因此容易被挖腳嗎?
這裡,歐盟的統計同樣再次告訴我們,應該不會。因為,台灣教授最高薪資是助理教授起薪的1.56倍,還是高於十個國家平均數字(1.52倍)。前述十國的這個數值,只有西班牙(1.74倍)、英國(1.97倍)與義大利(2.67倍)高於台灣,但西班牙與義大利差距大,是因為助理教授起薪太低(比該國人均GDP還少)所致。
高教人員的勞動在於培育人才,在於敦促社會更能公平、正義與永續地發展。台灣高教人員的勞動所得假使不比歐美差,我們對社會的貢獻,較諸歐美,是高是低?說自己不好意思。不妨說閒話,比較德國與英美。三個國家都是高所得(人均GDP在4-5萬),但德國更均等,基尼系數0.29,英美是0.3-0.4之間。再者,德國重視環境保育的綠黨力量,名列歐美前茅,綠色能源開發因此領先各國(可能僅次於南美的烏拉圭),核能電廠五年或十年內就將廢除。
但德國教授平均薪資是人均GDP的1.76倍,低於英美的2.64與1.96倍,講座教授平均是2.14倍,英美是2.89與2.87倍。當英美學生每年為平均1.5萬美元學費傷神時,德國免學費制度也適用於30萬外籍生。對比後,平均一年工時1388小時的德國,勝於英美的1669與1788小時,優劣立判,偏偏有《經濟學人》等等阿Q,以所謂期刊論文的排名,哀聲嘆氣,「扼腕」德國大學的國際大學評比成績,平庸不如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