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理解 不要誤解(下)-水尪水某 知名部落客

201505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每個人都有一個能讓你心碎的秘密。(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
因為觀點與目的不同,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會不同,而這些不同往往就是誤解發生的原因。以下這些電影裏的角色,就曾經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造成了對其他人的誤解,進而變成了衝突。透過了解他們的故事,或許我們可以更為理性地看待身邊的人事物,降低誤解發生的機會:
7.感謝我的不完美,讓我看清了真正對我好的人是誰。
I'm grateful for my imperfections; it let's me understand who truly cares about me.
食破天驚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2012
Flint所住的城市,曾經因為出產沙丁魚而風光一時。但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已經漸漸忘記了這個沒有特色的小城市 – 直到Flint發明了一台能夠製造食物的機器。不管是漢堡、熱狗、還是冰淇淋,都有可能從天而降,使得小鎮成為了全世界知名的景點,也讓原本對自己很沒信心的Flint,受到大家歡迎。
但好景不常,食物製造機過了一陣子之後出現異常,到後面甚至完全不受控制,開始讓世界各地出現超大尺寸與數量的食物,造成了大家的恐慌。Flint一夕之間從英雄變成狗熊,受到眾人的指責。為了要解決他闖下的禍,Flint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去把機器關掉。原本以為會要孤軍奮鬥的他,卻發現仍有幾位好朋友不離不棄,願意陪著他一起去。最後在眾人的努力之下,終於化解了危機。
我們總是希望得到眾人的認可,於是常常會逞強,或是為了討好別人做出違背本心的事。但追求完美是一件很累的事,而且當你力求完美時,旁人或許會因此喜歡你;但他們喜歡上的,也許只是你能替他們做到的事。反而只有在你經歷低潮,或是不需要偽裝時仍然喜歡你的那些人,才是理解並且接受你真正樣子的人。
8.很多衝突的產生,只因為不溝通、不體諒、與不願瞭解。
Conflicts are caused by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s, empathy, and the will to understand.
大法官 (The Judge), 2014
Hank雖然在法界頗具盛名,但是他那只為利益不為正義辯護的原則,卻讓他背負了不少罵名。來自法律世家的他,其實有著一個當了42年法官的正直老爸。因為年輕時的不和,導致Hank與家人,特別是爸爸之間的關係非常疏遠。某天Hank接到了母親過世的噩耗,雖然不甘願,但還是回到了家鄉。就在此時,卻發生了父親疑似撞死人的意外。Hank雖然主動提出幫助爸爸辯護,但是不諒解兒子常年與家人疏遠的爸爸,卻斷然地拒絕了,寧願找一個幾乎沒有經驗的律師幫忙。
雖然不滿意老爸的做法,但心中還是放不下的Hank決定留下來觀察事情的發展。在這段時間裡,父子兩人多次有機會能夠交心,甚至還曾經有破冰的可能,但最後都因為其中一方的固執,刺激了另一人的感受,想起不愉快的過去,進而爆發嚴重的衝突。雖然兩個人內心深處都覺得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但是每次互動的結局卻總是以吵架收場。
對於我們親近或是關心的人,總是希望他們的人生能夠更為順遂、少犯一些錯誤,因此每當看到他們做出的事不符合我們邏輯認知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插手。雖然是為了他們好,但我們卻難免因為以我們自己的角度作為出發點,進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而當對方聽到我們提出反對意見時,往往也會先啟動自我保護機制,而忘了對方其實是出自善意。這樣卻少了良性溝通與互相體諒的互動,自然免不了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9.每個人都有一個能讓你心碎的秘密。
Everyone has a secret that will break your heart.
哈利波特與死神的聖物2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2011
這個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魔法熱潮的同名小說電影系列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作者創造出充滿想像力的魔法世界,以及一段高潮迭起,動人心弦的故事之外,就屬一個一個個性鮮明,卻又各自背負著沈重命運的角色們。而最讓我們欣賞的角色卻不是主角們,而是大部份時間都以反派身份出現的Snape教授。
從他一登場,我們就看到Snape對主角Harry百般刁難,也從不隱瞞對他的厭惡。但隨著劇情發展,我們卻慢慢發現Snape並不是這麼單純地只是主角必須克服的一個反派。到了系列的最後一集真相終於揭曉,Snape一直都深愛著Harry的媽媽,而這強烈的愛也成為了讓他誓死守護Harry的動力。當Snape受到大魔王致命一擊,奄奄一息時才把這個祕密告訴了Harry。發現自己一直都誤會了Snape的Harry大受感動,後來還將他用Snape的名字替他的兒子命名,用以感念自己對他的付出。
每當一個人跟自己的立場不同而發生衝突時,我們就不免會去猜疑對方的動機,甚至會為了將自己的反感合理化而幻想出許多不符合事實的猜想。但事實上對方所做的事一定有他背後的原因;如果我們試著去了解,甚至還會發現一些令我們心碎的秘密,進而能夠理解對方的苦衷。我們不是要你當濫好人,對每個人都推心置腹,而是當出現意見不合的人的時候試著了解對方,也給雙方一個機會進一步認識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