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島嶼:在倫敦談「中國因素」-馮建三 大學教授

201506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上週在倫敦舉行,除了探討「中國因素」,也討論台灣傳媒的出路。(作者提供圖片)
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上週在倫敦舉行,談及「中國因素」。
闊別五年,上週受惠於中央研究院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重返倫敦,參加第二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三十年來,受邀使用外語宣讀自己的蟹行文四次,此番另有意外收穫。
會議為期三天,七十多位海內外受邀者,發表六十多篇論文、介紹五本台灣研究英文新書,自始至終都能維持一、兩百人在場。在校園已放暑假、中國風壓過台灣風的西方社會,這個規模應該說是難能可貴。
在十七個子題中,「傳媒與教育」佔了一角。由於希望也以中文發表,因此,初稿是兩萬多字的中文,再逐次裁減至英文七千言,試圖以「澄清中國因素、澄清新聞自由」作為手段,論證「台灣傳媒的出路」,希望是以日韓歐澳為師,大舉擴大公共傳媒的規模。
但是,談何容易?蔡明燁博士說,大舉擴大非商業部門的傳媒,固然必要,但台灣龐大的商業傳媒特別是「電視新聞」,能夠只是因為非商業部門,也就是公共服務傳媒的增長,就可以通過競爭,淘汰或改進讓人難以消受的電視新聞表現嗎?
答案不明。確定的是,台灣電視新聞「受歡迎」的程度,已到驚人地步。
2003年,台灣七、八個24小時新聞頻道的總和收視率是1.23%,到了去(2014)年已經到達2.60%。十年之間,人們收看電視新聞的時間,佔了所有電視收視時間的份額,從10%倍增到了20%。
家中電視機轉至新聞頻道的時間很長,並不代表人們認可其品質。如同英國人最暢銷的報紙是《太陽報》,日銷186萬份,但只有9%的人認可,在英國所有報紙中,敬陪末座。導演王正方甚至說,「實在無法忍受…那些挨著一排的新聞電視台…經常每台都在同時播放同一則所謂的新聞,有時候用詞都一模一樣;某女明星是否懷孕了?街角監視器拍到某處出了車禍、有人偷機車,就將模糊閃爍的監視器畫面一再重播…看了半個鐘頭的電視新聞,通常是一無所得,沮喪之餘,很多人就自此不聞不問了,長此以往台灣人將昧於時事,普遍變得愚蠢。」
確實,喜歡與否,接受與否,這與新聞頻道造成的影響,是兩回事。
人的時間是固定的,人的認知是會被侵蝕消融,會被「潛移默化」的。人們收看這些號稱新聞、惟很多時候算不上是新聞的新聞,時間既多,則用在收看其他類型電視內容的時間,是會跟著減少的。這類龐大的、川流不息、日夜以繼的影音視聽,在台灣已經存在將近二十年,不只是衝擊電視,還有可能對於報紙,以及整體新聞文化產生了負面,但難以實證的惡質效應。
早在1999年,中視公司董事長鄭淑敏已經慨嘆,電視人變成了「蛋白質」,笨蛋、白癡與神經質。大前年,在台灣成長、20多年前移民香江,評論享譽兩岸三地,廣受華文讀者與觀眾信賴的梁文道說,「大陸、台灣和香港的電視都在比爛,但要真排座次,抱歉,恐怕還是台灣敬陪末座。」
如果電視新聞必須改進,那麼,怎麼改進?英國的例子無法直接對台灣有參考價值,但英國電視新聞的運作,對於活絡我們的思路,可能有用。
約翰牛播出電視新聞的頻道,超過十個,但真正製作新聞的只有三個。其公共傳媒BBC是一個,梅鐸(Rupert Murdoch)的「天空新聞」(Sky News)是一個,第三個是「獨立電視新聞」(Independent TV News, ITN)。1955年創辦時,ITN就由電視主管機關監督成立,不是「獨立電視台」(ITV)的專屬部門。到了1980與1990年代英國開辦無線第四與第五頻道時,它們所需要的新聞,也不是自製,而是統籌由ITN供應,其產權人歷經變化,現在是ITV控股40%,另60%由《每日郵報》、路透社與另一家平面傳媒出身的集團,各持有20%。
英國人這個作法行有多年,沒人指為違反新聞自由,反而是資源相對集中的使用,電視新聞的質量因此相對可取。十年前,也就是衛星電視頻道換發執照時,媒體改造學社的魏玓與羅慧雯等人就曾呼籲,「新聞頻道減半,電視環境復活」。改進電視環境是目標,減半是方法,並且不是一成不變,若參考英國作法,公視、華視、客家台、宏觀台,乃至於原民台,新聞編採可以合而為一。台視、中視與民視的新聞,亦可組團供應。其餘24小時新聞台,也採相同模式,頻道可以不減,但編採人員組團供應不同長度與性質的新聞。
政府有權有資源(電波與執照),若能邀集電視公司,給予誘因,佐以其他設計與規劃,英國模式的台灣版本並非不可能,此時,由於特定產權人的特殊性格所引發的「中國因素」隱憂,理當能夠舒緩,或者消除。因為,到了這個時候,供應電視新聞的業主,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多方業主折衝下,顯現為多種利益與觀點的綜合。
「日久他鄉即故鄉,年深外境猶吾境」。這次的英倫行走,不是初來乍到,英國仍然是他鄉,遂有從境外往回看,溫故知新的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