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笑:被迫離開台灣海域的群體海豚-海雲間 生態評論員

201601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鯨豚類列入動保法約束迄今,仍無法完全杜絕海豚被盜捕,使得牠們不是面臨成為商業展覽品,就是處於更大的獵殺危機中。
2013年元月,韓國電視台曾經播出一段生態紀錄影片,這是一段科學家於韓國附近海域,意外拍攝到12隻群體海豚,以身體組成一艘「救生筏」,正在搶救一隻受傷同伴的紀錄片。這一段影片,曾經風靡全球網路,相信網友並不陌生,最近,這段影片再度被媒體報導,並引發各界對海豚生態的闗注。
當網友看到這一段群體海豚搶救同伴的紀錄片時,無不感到非常驚訝與新奇,但這是海豚的習性。海豚不會拋棄幼小子女,也不會拋下受傷或疲憊的同伴,所以全世界獵捕鯨豚最知名的二個國家,日本與丹麥的捕鯨漁民,都知道利用海豚這種優良天性,來進行大規模的獵捕行動。
擁有親情觀念的海豚,不但會照顧同伴,牠們還擁有超強記憶力及高度的敏覺力。記得我們曾經照顧過的一隻受傷海豚,每一次聽到醫生靠近的腳步聲時,立即驚恐的緊閉雙眼,因為醫生會幫牠打針,還讓我們幫牠餵藥,牠不喜歡被打針和吃藥的感覺,所以我們必須給予溫柔的撫慰,才能減緩牠不安的情緒。從照顧經驗中,我看到海豚不平凡的智慧。
正因海豚的智慧高、記憶力又強,易於訓練,因此常淪為商品,即使商業在現今保育聲浪反擊壓力下,不太敢再以海豚表演取樂觀眾,但換湯不換藥,從表演改為生態教育的展覽品,所以終究擺脫不了被囚禁的命運。海豚的宿命,不僅成為商業展出的犧牲品,牠們還面臨隨時被捕殺的危機。
早期台灣海域,曾經可常見群體海豚,自由自在於海中暢游、嘻戲,並集體合作獵食,場面極為壯觀,如今這種景象已相當少見。台灣海域的海豚,減量最大的因素,為台灣海域魚類,經年累月遭到漁業濫捕而嚴重銳減,迫使海豚必須遠走,到別處另覓食物。另一種離開原因,應為了避開被補殺的命運。
台灣雖非捕殺海豚最嚴重的國家,但是許多臨海地區,早期均有普遍食用海豚肉的習慣,尤其西部臨海地區,食用海豚肉的情況較為嚴重,並成為西部各大海產店料理食材之一,連西部臨海著名的小吃「蚵嗲」,有些還會再加海豚肉以增加賣相,且深受饕客喜愛,所以海豚肉交易市場,在西部地區非常普遍。除此,早期海豚肉的價格較便宜,常被不肖商人烤成肉干,用來冒充牛肉干販售,以牟取暴利。
西部地區稱海豚為「海豬」,食用「海豬肉」,曾經為西部臨海的一項食用文化。隨著海豚列入保育法名單後,海豚肉的交易商,雖然明顯減量,但是迄今,海豚肉交易並未完全消失,只是不敢光明正的擺在市場上,而改為地下經營模式,銷售對象均為常客,如肉商不熟的饕客,想到打打牙祭,還得透過闗係才能購買得到。
雖然海豚列入動保法名單後,多數漁民不敢觸法,但海豚也因為受到保育法保護約束,使其價格不斷飛漲,所以有些漁民仍然冒險盜捕,再高價賣給特定的海豚肉交易商。除了西部地區普遍食用海豚肉,全國各地的一些臨海地區,仍有少部份村落有食用的習慣,只是西部較其他地區來得嚴重。
自鯨豚類列入動保法約束迄今,仍無法完全杜絕海豚被盜捕,使得牠們不是面臨成為商業展覽品,就是處於更大的獵殺危機中。氣候變遷、魚類銳減、誤食海洋垃圾等生存威脅,使得原生活於台灣海域的鯨豚類海洋動物,已經面臨重大生存危機,加上被商業及漁業盜捕、盜殺,如今台灣的海域,已經很難有機會見到群體鯨豚。
海巡署宣稱,為了防止鯨豚被捕捉,在全國各大港口,針對進出港口船隻嚴密安檢,並且於台灣海域轄區內,均加強密集巡查,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肖盜捕海豚的漁船,常常有辦法逃過海巡署的嚴密偵查,順利的捕殺海豚,僅少數運氣不佳者,難逃海巡署的「法眼」。東巡局於上月份,就查獲一艘屏東縣鹽埔籍漁船,宰殺並肢解了一隻花紋海豚。海巡署的「密集巡查」,往住發現時,海豚已命喪黃泉。
保護鯨豚的工作,對海巡署、漁業署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度,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那麼容易。海巡署管所有台灣海域進出的安檢,漁業署則管整個台灣水域,對這二個政府單位來說,工作範圍太廣,難以完全做好海洋保護工作。因此,國內環團與學者,發起一項成立「海洋保育署」的聯署書,希望政府成立海洋保育署,才能做好海洋生態保育工作。
然而,因當時部份立委,堅持「軍、警、文併用」條文,納入海洋保育署組織法內,而引發各相闗單位與政黨的反彈,最終於2015年5月,立法院朝野政黨才達成共識,確認在「海洋委員會組織法草案」裡,增設「海洋保育署」。同年6月份完成草案,7月份總統府公布制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組織法」,並於1年內完成協商與移撥。預計完成時間,為本年度的7月1日。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這名稱,雖然顯得有些詭譎(「署」比「委員會」大吧?),但若能如期成立,將來對整個台灣海洋生態的保育及研究,才能有一個較明確的管理機制。所以,還是讓我們共同期待,將來台灣的海洋保育類生物,能獲得較完善的保護。
當然,「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成立後,也無法完靠政府來保護海洋,保護海洋生態人人有責,希望未來,生活於台灣海域的鯨豚,能受到較好的保護,不要再成了饕客盤中物,也不要再被禁涸於狹窄空間,淪為商業展覽館中的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