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軍潛望鏡:北韓的首擊 天安艦再現-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
201602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北韓潛艇穿透美國與南韓兩國的情報監偵系統以及高科技海空聯合反潛措施,擊毀南韓天安艦。
去年朝鮮半島掀起對峙,兩韓高層經第1段10小時對談毫無結果之後,於2015年8月23日啟動第2階段談判。近期北韓又在進行核爆測試,再次因發美、日、韓的高度警戒。
但是實質朝鮮的真正威脅並不在此,回顧去年兩韓對峙之際,南韓國防部發言人於8月23日表示,朝鮮的潛艦部隊70%約50艘潛艇已離開基地,韓方1名不具名官員說,此次離港的潛艇數量是一般水準的10倍;這是自韓戰結束之後,朝鮮潛艇最大規模機動部署。
目前南韓首爾和美國華盛頓當局已強化軍事偵監作業以因應,務必全力探測到所有朝鮮潛艇的位置;此外,朝鮮亦把在兩韓交界邊境地區待命的炮兵部隊增加1倍。而據韓聯社的報導,南韓參加美國2015年度「紅旗阿拉斯加軍演」的3架KF-16和3架F-16戰機,為因應緊急狀況也提前2天返國;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和韓美聯合司令部也調整對北韓情報監視級別,由原來的3級改為2級;2015年8月25日經協調兩韓於中午12時解除「高度的備戰狀態」。
就純軍事觀點,朝鮮整體軍力與韓美聯軍兩相比較,朝鮮實質戰力優勢在於「特工部隊」和「潛艇部隊」。回顧2010年3月26日南韓海軍第二艦隊一艘載有104名官兵,排水量1,500噸的巡邏艦,在晚上10時至11時之間於黃海白翎島(Baengnyeong island)附近海域擔任哨戒時意外沈沒。
由於朝鮮否認為其所為,因此南韓於2010年5月20日公布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和南韓等5國,來自10個頂尖專業機構的25位軍事和科學專家所組成的天安艦「軍民聯合調查團」(The Joint Civilian-Military Investigation Group, JIG),分成「科學調查、 爆炸分析、船舶結構技術和情報分析」4個小組著手進行,5月20日正式公布分析的結果證實為朝鮮潛艇所攻擊的。
不過對於天安艦被擊沉,美國與南韓雙方並沒有說明清楚的一件事實,就是在天安艦被擊沈之際,美韓正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北韓潛艇是如何穿透美國與南韓兩國的情報監偵系統以及高科技海空聯合反潛措施。
依據駐韓美軍發言人陸軍上校克里頓(Jane Crichton)的公開說明:「美韓聯合反潛演習在2010年3月25日晚上10點,由美國2艘驅逐艦和其他船艦共同偵蒐,由南韓一艘先進的209型潛艦擔任目標,距離天安艦出事地點約75海浬(約135公里)處,26日意外發生,演習隨即在當晚9點結束。」當時南韓天安艦執行哨戒的狀態,南韓海軍官員金泳圭(Kim Young-kyu)予以說明:「天安艦當時於白翎島附近海域執行哨戒時,主動偵潛聲納是正常開啟的。」
對此,美國和平研究所韓國專家帕克(John Park)則指出:「這意味過去我們花費了數10億美元研究發展的反潛技術,朝鮮如此老舊的潛艇卻能夠迴避現代化裝備的偵測。」2010年5月30日美國紐約時報亦指出:「美軍對於南韓軍艦這麼輕易被朝鮮小型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沈非常驚訝,南韓多年來花費高額預算建立的海軍,竟無法偵測防範朝鮮如此的突襲。」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也在同一天接受訪問時表示:「此事件後美國與南韓計畫進行聯合軍演,長遠的目標是要找出偵測、追蹤和反制這種小型潛艇的方法,不過這似乎是『非常困難的技術和戰術問題』。」這凸顯了南韓與美國兩國「高科技海軍在淺水海域存在其缺點和脆弱性」以及「北韓小型潛艇操作運用的有效性」。
依據2015年8月23日消息,在朝鮮與南韓進行高層對話之際,朝鮮於22日至23日派出所有的潛艇,達總潛艇數量(70多艘)的70%;南韓軍方表示:「離開基地的朝鮮潛艇數量比平時多10倍,數10艘潛艇離開東海、西海基地,去向難以探測,這是非常罕見的嚴重情況。」朝鮮有可能利用突襲韓國軍艦或特種部隊滲透。
雖然這些潛艇並沒有現今的高科技,僅能在水下維持約3天的戰力,但所建立的威脅性,卻令美韓聯軍處在高度緊張和頭痛,原因就在於它不容易完全偵測和掌握。雖然後續經由的朝鮮與南韓的高階政治協商,解除了這次危機,但就軍事專業而言,卻可以當作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