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無忌談:拆不了圍牆 毀不了中正廟-秦生 國會助理

201605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正紀念堂就是一個「地標」,至於要賦予它什麼意含,歡迎各自表述。(作者秦生提供圖片)
在扁政府執政末期,全台各地大肆移除蔣公銅像,在各縣市內找個公園便取名「228紀念公園」,最後的大絕招就是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並將前方的開放空間命名為「自由廣場」,同時將牌樓的「大中至正」四字改為「自由廣場」。
近十年前所付出的社會成本和激化對立的代價多數人已遺忘。最近熱烈討論要拆除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或圍牆,將中正紀念堂視為「轉型正義」標的的新科立法委員、學者或民間人士,當時多數沒有參與討論或政治動員,因為紅衫軍、扁家弊案餘波盪漾,馬英九聲勢大好。
被鐵桿藍視為軟弱的總統馬英九,從善如流的將「自由廣場」四字保留下來,將它視為歷史的一部份,讓「自由廣場」的牌樓與中正紀念堂相望,即是紀錄了扁政府末期推動的「轉型正義」。如果這樣還不滿意,不如將「自由廣場」四個字改用台語羅馬字拼出。
「轉型正義」除了拿黨產、軍公教年金、中正紀念堂開刀外,似乎沒其他事好幹;還是說拆除了中正紀念堂後離台灣獨立建國就邁進一步?那不如仿傚當年國民黨來台時將日本神社都改為忠烈祠的作法,將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慈湖等外來政權的建築物都改成靖國神社。私有財產以外的公共空間,人人有權自由出入,不喜歡這個地方,不要去就好,把一堆抽象的概念強加在一座建築物上只是自尋煩惱。
近年許多國中、小學開始拆除圍牆,讓校園得以融入社區景觀,方便民眾於上課時間外利用學校空間從事休憩活動,或是在圍牆外劃設通學步道,禁止車輛停放,以保障徒步上下學童的安全。而中正紀念堂除了三座主體建築外,圍牆內外皆為開放空間,牆外的人行道也足夠行人、自行車穿梭,在原始設計上屬於建築景觀的一部份,高度不致遮蔽視野,也並非是要完全區隔裡外,實在沒有單獨拆除的必要。倒是一堆豪宅私自在公共開放空間擺設花盆、車阻,或讓保全站崗,讓民眾誤以為是私有地繞路而行的空間,不見市府大力取締或有系統性解決方案。
中正紀念堂不是住宅建案,換個名字就可以重新上市推案。牛津字典指「landmark」(地標)為「An object or feature of a landscape or town that is easily seen and recognized from a distance, especially one that enables someone to establish their location.」如今中正紀念堂就是一個「地標」,至於要賦予它什麼意含,歡迎各自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