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銀板魚常被誤認食人魚 台專家澄清盼止訛傳

201405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紅銀板和食人魚長得很像,性情溫和的牠們常被誤會,實在滿冤。(中央社)
台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媒體報道「哪裡出現食人魚」,還誇張地恐嚇大家「專咬蛋蛋」等,對此,專家今天特別提出澄清,希望民眾別再以訛傳訛。
這批專家來自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兩棲爬蟲社,師生們在其主辦的「第10屆水生周暨兩棲爬蟲社成果展」中,展出1種名為「紅銀板」的魚,該魚外型酷似食人魚,但卻是不咬人的雜食偏草食生物,且性情相當溫和。
嘉大負責解說學生表示,台灣河川中出現的「食人魚」,事實上就是紅銀板,牠雖和前者一樣原產自南美亞馬遜河流域,但食人魚相當怕冷,根本不可能在台灣的河流中活過冬天,媒體實在誤導民眾太多。
不過,「紅銀板」真的與「紅腹食人魚」外型很像,現場學生不斷進行機會教育,教民眾如何從體型、尾鰭、牙齒等特徵來區別2者。體型上,紅腹食人魚最長僅約25至30公分,而紅銀板可達45公分,此外,雙方在尾鰭顏色、顎部等也有明顯差異。
最重要的是牙齒,因食人魚為肉食性,牙齒一定是尖的,但「紅銀板」偏草食,所以牙齒很平整。下次在河裡看到這位可愛小嬌客,可別再大驚小怪說牠是恐怖的食人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