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兩種特有珊瑚 被列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201608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福爾摩沙偽絲珊瑚被農委會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目前少於200個群體。(中時電子報圖片)
部分珊瑚面臨滅絕危機,台灣農委會預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草案,將台灣新發現的特有品種,如福爾摩沙偽絲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珊瑚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淺海,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相當高的生態系之一,又稱海中熱帶雨林,生產力高,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其中,福爾摩沙偽絲珊瑚主要分布於墾丁萬里桐、台東基翬及蘭嶼椰油村海域,每個族群均少於200個群體;柴山多杯孔珊瑚則主要分布於高雄西子灣柴山海域,少於50個群體。
由於該兩種珊瑚因自然擾動、人為活動與開發,以致棲息地狀況不良,經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第10屆第一次委員會議討論後,決議將該兩種珊瑚從一般類野生動物,調整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另外,農委會在國際物種名錄也做了修正,參考《華盛頓公約》第15、16次會員大會最新修訂附錄,並檢視國際貿易現況與台灣市場流通情況,將部分爬蟲綱自一般類野生動物,修正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其中,與台灣寵物市場較相關的有瑤山鱷蜥、緬甸蟒、豬鼻龜、日本石龜、眼斑龜、四眼龜、粗頸龜等。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一向少有更動,前次修正在2014年7月,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若濫採保育物種,情節重大者可處以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新台幣‧下同)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