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門驚現40種台灣未記錄物種

201612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經長達一年的時間,學會的調查團隊總共發現286種潮間帶生物,其中近40種在台灣從未有記錄。(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圖片/中時電子報圖片)
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在烈嶼地區(小金門)進行潮間帶生物多樣性調查,經長達一年的時間,學會的調查團隊總共發現286種潮間帶生物,其中近40種在台灣從未有記錄,還有數種海蛞蝓與海蝸牛,甚至在兩岸學界都查不到中文命名,只能以英文學名查看境外文獻與相關照片資料。調查團隊建議相關單位應該逐年編列預算、深入調查,着手保育這些珍貴的物種。
帶領調查的洪清漳老師與團隊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探訪烈嶼地區各大潮間帶進行攝影記錄,並進行深入且詳盡的調查,發現的種類數量高於以往所有的調查報告。在調查工作期間,團隊人員以烈嶼全區海岸為基地,共設置了15個調查點,利用每天的退潮時間,深入灘地與礁岩區進行記錄工作。調查人員發現海蛞蝓的種類高達30多種,其中大半不分布於台灣,以往台灣、金門也無紀錄,這可能與金門地理環境接近華南沿海,海洋生態與台灣不同有關。
這些過去不曾被發現的海蛞蝓包括肉食擬海牛(Philinopsis giglioli)、舌片鰓海蛞蝓(Armina variolosa)、紅禾慶海牛(Hopkinsiella hiroi)、深綠海天牛(Elysia atroviridis),Flabellina pellucida、Flabellina sp、Dermatobranchus sp等,很多都顏色鮮艷、造型可愛。還有寄生於伍氏奧螻姑蝦(Austinogebia wuhsienweni)身上的大島似殼菜蛤(Peregrinatmor oshima),則是目前台灣尚未紀錄發表的物種。是次調查記錄拍攝的影像目前於古寧頭戰史館內展出,展期至明年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