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祿」源自上海 西門町兩店系出同門

201707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西門町共有兩間「老天祿」,分別是「上海老天祿」與「老天祿滷味」,系出同門。(資料圖片)
台北西門町共有兩間「老天祿」,一間是位於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另一間則是武昌街的「老天祿滷味」。但事實上,兩間老天祿系出同門,各自擁有大批忠實顧客,而爆發家族內訌的,則是前者上海老天祿。
據了解,「老天祿」本店創立於清末民初的上海,「上海老天祿」創辦人蔡毓根在12歲時,從江蘇老家到老天祿當糕點學徒。及至後來國共內戰爆發,蔡渡海來台,並與兩名同鄉合夥在西門町開了老天祿。
惟至1956年,老天祿拆夥後,蔡毓根靠妻子娘家贊助開了「上海老天祿食品號」,並於1966年遷到成都路現址,同時成立「上海老天祿食品有限公司」。創始股東除了蔡毓根外,就只有其妻子、外父3人。目前上海老天祿有4名股東,分別是蔡毓根及其家人,包括長女、長子和次女。
上海老天祿原本專賣糕點,到了1970年代,蔡毓根太太蔡曾雪櫻聘請了一位廣東老師傅研發滷味,更成功做出口碑,每天光是滷鴨舌就可賣出數千根。
至於原始「老天祿」的另外兩位股東紹東壽、沈廣生,在與蔡毓根拆夥後就開一間老天祿,紹負責糕餅部,沈則負責滷味部。1959年,現今武昌街老天祿創辦人謝玉泉退伍之後,來到老天祿當店員。1962後,沈有意結束滷味生意,謝接手。1978年新生戲院大火,紹東壽決定結業並移民美國,謝玉泉覺得可惜,於是就頂下老天祿的字號,並遷到武昌街的現址營業。
據悉,武昌街的老天祿比起成都路的老天祿更早期開始賣滷味,且同樣是以鴨舌生意最為火紅,加上不少香港明星藝人遊台到會光顧,亦令武昌街的老天祿成為香港遊客的熱門景點,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