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内地相关部门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目的是要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毕竟在外部需求备受全球贸易战掣肘下,只有靠内循环来挺经济增长。问题是要居民自愿增加消费,首要口袋内要有钱,其次是要对未来收入前景具信心,确信这刻花了钱,明日可再赚回来,才敢去花费。要实现这些客观条件,稳股稳楼可谓稳市场信心的关键,否则提振消费只能成为口号,难以实质撬动整个内需巨轮转动。
比如汽车、智能手机,中国厂商确在世界上占重要席位,但却面对内地市场需求饱和的问题。毕竟这些电子消费品耐用,不会今日买、明天换,以财政政策补贴消费的刺激作用都只是短暂的。当厂商都斗烧钱出车出机之际,若没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持流转,产能过剩下,残酷的汰弱留强是必然结果。
有竞争力的中国厂商都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不愿停留在内地市场“困兽斗”。不过,在全球贸易战下,关税大棒尤其针对中国汽车业重击,要开拓海外市场绝不容易。走出去既不容易,到头来还得继续深耕本地市场,政策主动多做帮扶一把,问题是居民持续加大消费的信心,从何而来?
所以说,内地稳股稳楼是首要任务。若楼市继续一潭死水,引发债务问题及负财富效应,则消费信心从何说起?
至于股市,1月底以来由人工智能(AI)热潮带动的资本市场盛宴,总算是维持至今。事实上,AI与众多行业结合,有助创造新产值,有利推动新投资,企业成功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新项目,招聘新员工,对于带动整体经济可起良好成效。经济好,居民自然愿意花费,逐步形成良性的内循环,则当局催谷消费措施,才能起到实效。
是故,稳楼稳股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基础,催谷消费有利市场气氛与商业景气,各方相辅相成。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当局若能真正做到支持民营经济,放开对民企的监管枷锁,让民企发挥盘活经济的领头羊作用,则有望事半功倍。有利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平台经济,在这项稳内需大工程中,诚然可担当重要角色,就看当局是否身体力行,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不只中国,如今世界各地在美国关税政策打压下,都设法刺激内需,力挺经济。不过,单打独斗的力量终归受限,非美经济体未来将寻求团结,透过相互合作扩大需求面,期望能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益。如是者,一场针对内需管理的历练,就成为各国治理经济、应对全球变局能力的一场“大考”。
中国凭着在创科方面的突破,未来数码化与智能化产品与服务上,迎来更多海外合作,也成为资本市场保持活跃的可持续主题。展望未来,错综复杂的路并不易行,但中国总算是手上不缺应对工具,得步步为营,多方强化市场信心,好让各项支持措施能发挥实效,期望能打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