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七公:稳定供港不易 应当饮水思源-葛珮帆 立法会议员

2025年04月08日 00:05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日前广东省政府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东江水供港60周年典礼暨“舞动水滴展”开幕礼。东江水跨越粤港山川,持续流淌60载。这条“生命之水”累计对港供水逾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用量近八成,成为保障香港繁荣稳定的“血脉工程”。
香港自开埠以来长期面临淡水短缺,1963年大旱触发水荒危机,催生粤港合作。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建成,开创跨流域调水先例。中央高官亲自部署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国家特批专款3,800万元人民币,而这笔款项接近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当年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国家困难时期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推展工程,历经3次大规模扩建,输水能力从每年0.68亿立方米,提升至24.23亿立方米,2021年建成新输水管道实现全封闭智慧输水。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2023年报告显示,全球约有40亿人、即世界一半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处于“高度缺水”状态。可想而知,东江水稳定的食水供应并非理所当然。
这项跨越时代的工程,远不止是水利奇迹。它凝刻着祖国对香港同胞的骨肉深情。东江水成为粤港两地“共饮一江水”的情感纽带,更是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的精神丰碑。供港东江水是整个供水网络的命脉,正是有了稳定供水,香港经济开始腾飞,工厂不再为缺水停工,市民不再为用水发愁,这一切都离不开东江水的滋养。
东江水也承载着粤港两地跨越半世纪的协作智慧。在供水安全背后,是一套深度融合的生态共治体系:广东境内,300馀座水质监测站沿东江林立,水务署在接收东江水的木湖原水抽水站,设有24小时水质监测系统,对输港东江水水质进行监测,即时资料直通水务署;新丰江水库通过退耕还林、推广生态农业等方式保护水源,水质常年保持I类标准。香港则构建全球最高效的供水网络,从生物活性碳深度净化到智慧管网压力传感,香港食水水质一直100%符合香港食水标准,以合格率在世界有着占先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运转离不开稳定、优质的水资源和供水系统。本港基建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是保持竞争力关键。特区政府已成立数字水务办公室,推动供水服务数码化,以提升运作效率及能源效益。未来香港可与广东及大湾区城市,就供水制度、应急协调等方面,展开更紧密合作,致力推动东江沿线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东江水保护与发展平衡,同时加强智慧水务、水生态、水安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面对全球水资源短缺,香港幸福得来不易,社会应居安思危,注意节约用水,同时大众亦应要饮水思源,回馈国家关爱,传承这份感恩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葛珮帆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