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企去年普遍延长信用期限 坏帐风险增加

2025年04月01日 11:30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科法斯对中国企业付款行为的调查显示,供应商2024年对赊销放帐和延长收款期愈趋谨慎。企业去年普遍延长了信用期限,部分得益于第三方机构的风险缓解工具。平均总信用期限从2023年的70天增加到2024年的76天。由于更宽松的付款条件,逾期付款相对稳定,仅从64天微增至65天。但收款期有所延长,2024年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33天增加到141天。
报告逾期应付款的受访企业比例从2023年的62%显著下降到2024年的44%。逾期的持续时间保持稳定。然而,更长的信用期限导致平均应收帐款周转天数(DSO)从2023年的133天增加到2024年的141天,表明收款期延长。
与此同时,在经历超过180天的超长逾期付款受访企业中,50%报告逾期付款金额超过其年营业额的2%。这一比例较2023年的33%大幅上升,预示着坏帐风险的增加。根据科法斯的经验,80%的超长逾期付款都无法收回。从行业来看,木材行业逾期付款延长最为显著,汽车行业也面临类似挑战。
然而,受访者对未来12个月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52%预计2025年的经营环境将好转,制药行业最为乐观(83%),这得益于老龄化人口带来的结构性需求,金属行业乐观情绪排名第二(72%)。2025年企业面临的最风险仍然是激烈的竞争、其次是需求放缓,尤其对出口型企业而言,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这些企业会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
展望2025年,科法斯北亚经济学家谭俊誉表示,52%的受访者预计经济前景将好转,政府的刺激措施可能提振企业信心,惟这种乐观可能言之尚早,因为到目前为止,刺激措施仍然力度有限,贸易关税风险依旧严峻。科法斯预计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