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佩妍求学路遇上不少良师。(陈彦婷摄)
1/4
2021年中学文凭试今(21日)揭盅,除了诞生多名状元外,亦有不少感人故事。19岁的应届文凭试考生陈佩妍因意外令颈部至胸口留下明显疤痕,不时遭受旁人目光,令自己变得内向、缺乏信心,幸好得良师启蒙,令她重拾自信,又在文凭试夺得优异成绩,更希望日后成为老师,以生命影响生命。
佩妍四岁时因参与邻居喜宴,不小心被滚油溅到,导致身体被2级灼伤,19年间经历5次植皮手术,令佩妍由下巴至胸口留下明显疤痕。手术虽未有为生活带来太大影响,但意外令佩妍变得内向,不时遇到旁人奇异目光,曾被其他小朋友当作异类,“眼光不好受”。
佩妍指自己出生传统家庭,中一方从内地来港读书,要克服书写繁体字与广东话,加上想法一向悲观,作为地盘工人的父亲及家庭主妇的母亲较少称赞她,令她亦没有太在意成绩表现。
幸好,佩妍在中二时遇上启蒙中文老师,对她不时关心了解,同学亦未有因其外表排挤她,令其重拾自信,大胆担当学校活动的司仪,同时积极参与绘画比赛,最后在文凭试中文科与视艺科夺得两科五*的成绩,最佳6科亦获得25分。她打算以生命影响生命,目标是入读浸会大学中文系,日后留在香港成为一名关心学生的中文老师。她认为意外反而令自己更独特、更坚强、可克服困难。
佩妍又指,自己广东话仍有一定口音,会尽量调整,希望可以说标准的广东话。对于早前有指考评局拟取消中文科的聆听及综合卷及口试,仅保留阅读卷及写作卷,她表示聆听与口试亦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方式,认为有必要保留。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校长吕恒森指,佩妍在小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甚么赞赏,令她认同感较低,学校有适当地提供协助。他表示来年中五、中六的学生经历过社会运动与疫情转变,情绪上可能需要不同的协助,学校会为他们提供个人辅导等不同形式的支援。

佩妍克服书写繁体字及广东话教学,于文凭试夺得佳绩。(陈彦婷摄)

吕恒森(左)指,校方为佩妍(右)提供协助以增其认同感。(陈彦婷摄)

佩妍来港后入读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陈彦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