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4区拟推“联厦联管”试验计划 区议员:居民或忧管理费增

    新聞觀看次數:3.3k
    香港時間
    03月24日(一) 00:15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三无大厦或单幢旧楼缺乏管理,楼宇安全存在风险。
    政府选定在4区推行为期一年的“联厦联管”试验计划,让“三无大厦”及旧式单幢大厦,共同聘用同一间物管公司联合管理大厦,协助执行日常大厦管理工作。有荃湾区议员指出,由于该区原先管理费较便宜,因此居民或担心日后维修保养工作增加的同时,令管理费增加,另有九龙城区议员希望让多幢大厦聘用同一公司,令管理费“薄利多销”。早前有区议员认为政府要多加宣传,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政府可“洗楼”及透过社福机构联络。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在油尖旺、深水埗、九龙城及荃湾,共17个小区推行为期一年的试验计划,鼓励及协助区内的“三无大厦”和旧式单幢楼宇业主达成共识。当局曾指已预留700万港元推行计划,参与“联厦联管”的物管公司会透过运用科技,减省营运成本,摊分费用后预计每户只需百多港元。
    翻查各区区议会文件,17个小区为油尖旺区的界限街、弥敦道、鸦兰街及塘尾道一带;深水埗区的兴华街、钦州街、南昌街、大埔道等一带;荃湾区的杨屋道、大涌道、青山公路-荃湾段、西楼角路及关门口街一带;以及九龙城区的龙城、宋皇台、马坑涌及马头角一带。
    当局早前已谘询油尖旺区议会、深水埗区议会,会上有油尖旺区议员关注部分大厦未必能联络所有业主商讨事宜,担心影响计划;而深水埗区议会上,有区议员认为应向居民多加宣传,并建议政府多办讲座。另外两区即荃湾及九龙城区议会将在本周内召开会议。
    荃湾区议员葛兆源认为区内居民的最大隐忧是管理费增加。他指维持法团运作需要稳定资金,居民担心推行联厦联管后维修保养等工作需支付更多管理费。据他了解,荃湾市中心一带的大厦管理费较便宜,以往讨论增加管理费是都有“牙痛咁声”,居民关注资金去向,以及是否用得其所。
    他指区内部分大厦楼龄达50至60年,部分是“单幢楼”或业主立案法团有心无力,因此普遍支持方案,而大陂坊、二陂坊、三陂坊的大厦普遍未有法团,或较需要联厦联管。
    同样推行试验计划的九龙城,当区区议员吴宝强则认为政策让居民有多一个选择,使用价钱相宜的物管服务。他指出就增加管理费事宜,普通市民缺乏专业知识,或认为“点解以前唔使畀(咁多),依家要?”他举例,一幢只有20户的单幢大厦现时需要以较高价钱聘用物管公司,但联厦联管让多幢大厦聘用同一公司,让管理费“薄利多销”。
    另一区议员关浩洋认为说服业主参与计划,以及法团和非法团大厦之间的沟通或有困难。在费用摊分方面,他认为一般处理垃圾及清洁工作的费用应可摊分;而个别大厦维修之类的工作,应有共识由该大厦自行承担。
    过去讨论涉及三无大厦的政策时,都会提及部分业主因无法联络等原因,以致方案无法推进。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认为现时业主的关注度有提升。他举例,假如业主不遵守大厦的维修令,会增加大厦安全风险、令投保更困难等,令他们有诱因参与。他建议参考“大厦管理专业顾问服务计划”,让负责机构“洗楼”向业主解说,同时可与社福机构、地区团体合作,建立联系点。但他指相关大厦始终属私人地方,最终还是要由业主营运,或衍生管理费和责任上的疑问。
    另一议员江玉欢指现时当局尚未公布细节,认为政策可以先处理有业主立案法团但有心无力的大厦,再循序渐进推进至三无大厦。对于有声音担心管理费增加,她相信政府会谨慎处理,尽量不加重业主负担。她认为联厦联管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理论上更多大厦参与便能分散管理费,做到相宜价钱。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