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新承担额促进香港港口数字化、推动智慧港口发展。
数字转型是全球海运业的重要趋势。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今日(28日)通过开立一笔为数215,082,000港元的新承担额,用以开发及推行港口社区系统,以促进香港港口数字化、推动智慧港口发展。虽然在席议员都支持方案,但关注系统推出初期基本服务不收费的安排,如何持续营运。当局指越多人使用,该系统所达致的效益就越高,而免费的安排就是要吸引用家,当系统形成市场需求后再推出收费的增值服务来弥补开支。
议员陈绍雄指系统构建过程中有先导计划,让一些用家使用过,理应好有信心会有用家使用,当局为何还会担心系统推出的时候会没有用家?他又认为系统必需收回合理费用。另一议员林振升则关注到将来厘定增值服务的收费会采用甚么原则;以及如何制定加价的机制。
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回应指,曾仔细思量有关问题。鉴于系统越多人使用,所达致的效益就越高,毕竟系统是新事物,而业界已有其工作方法或系统,如果一开始需收费才可加入,难度就会很高。免费使用的安排无关信心的问题,而是一种鼓励、促使用家加入系统并提供多一些资料,他说如果追踪链其中一个环节是没有资料的,就会失去功能,所以一开始就必须让用户群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越大越好。经权衡后,决定开始时候不收费以吸引多一些用户。在申请拨款、构建和运作的4年期间,当局须确定未来的收费方法,如果系统在将来是有市场需求的,相信凭增值服务收费以支持整个系统的日常营运,是会受业界欢迎的。他续指,政策背后的理念很清楚,原则就是用者自付,希望收费可以令系统持续经营,毋须政府补贴。至于将来要加价,则属于财政考虑,当然用者自付也会牵涉型加价的问题,有关情况是会谘询业界的。
议员何敬康留意到系统进行服务费用当中,2025/26年度的云服务预算是200万港元,但2026/27年度则暴增至620万港元,关注费用暴增的具体原因。他指又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的团队薪酬占系统进行服务费用的60%,约1亿港元,但就没公开到职位数量和薪资标准,要求披露团队的规模、人均年薪,以及市场水平的对比。质疑项目的存在是否“养团队”。此外,项目要新增1,709万港元的非经常员工的开支,要求交代开支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是甚么。
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暨海运及港口发展专员陈婉雯回应指,构建系统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内构建好,在2026年1月推出,期间云服务只有3个月;2026/27年度则是全年的费用,因此开支会大了很多。团队方面预计约35人,人数较现时航运业界同样使用科技资讯系统需要50人的团队来得要少,而员工开支是不会高于政府同级薪酬水平。1,709万港元的非经常性开支,是涵盖运输及物流局里面一个管理团队的开支,当中包括现有的人员,还有一些新聘的资讯科技的人员。